北京既要高价房也要保障性住房
北京成为国际化城市是必然。国际化城市不能没有国际化标准的住房和紧盯国际市场的高房价。国际化城市更不能忽略本地化居民的保障性住房。这是具有国际化水平大都市最精彩的两极。
何为国际化标准住房和国际市场的高房价?就是和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较的高档住房、宾馆、公寓,就是紧跟国际市场的与高档住房、宾馆、公寓相对应的高房价,还有面对往来国际市场的高端消费者。这是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同时还要面对国内高端市场和高消费者。
另一极就是对大都市普通居民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是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何为保障?住房保障是对中低收入老百姓迁徙、工作、结婚、暂住、就学、经商提供基本保证的居住用房。
如何保障?现在习惯性的住房思维模式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福利房(白住)习惯转到市场经济的买商品房(花钱买产权居住)或者流动人员在宾馆饭店留宿的习惯。其实,除了市场经济的商品房,还要有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包括买经济适用房、买保障性住房、长期平价租赁的政府补贴住房、公租房等。
住房保障的范围和水平显示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
北京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这是国家战略。在建设过程,北京的高房价必定先由国内有钱人(或外地人)决定,再受国际市场影响由富豪决定。国际化大都市必定有发达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中低收入者投入的必要的公共支出,也是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
因此,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既要高价房也要保障性住房这是必然的趋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