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方式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和开发,老百姓期盼已久的拥有住房的欲望将会实现。但是,担心也不是没有,主要是低收入群体担心口袋里的钱还是不够买房子和装修用,很多人不敢其他消费了。如果更多人期盼保障性住房,预计更多人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压缩其他消费需求。
我们知道,保障房是一种带有福利性质的廉价房,也需要住房人支出一定数额的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部分住房走向二手房市场。因此保障性住房供给形式类似兼顾公平的二次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商品交换的形式。目前可探讨的交换方式有几种:
旧城改造、棚户区危房改造、采空区搬迁、城市建设拆迁的居民以自己的居住面积获得相应的居住条件。
一.物物交换。 这种方式只不过没有通过货币做交换介质,市场上节省了货币流通费用和环节。但是依然是一种商品交换行为。
二.物物交换加补偿。物物交换不能满足基本住房需求要给予一定的货币或实物补偿,也是解决因国家开采能源以后对闲置经济区域造成环境安全、环境变化的一种补偿,住房需求者得到的是优惠了的“商品”。
三.优惠价格供应与购买。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滞后,通过减税让利以最优惠的价格按照一定标准让渡给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虽然是有条件让渡,也是一种货币交换。除了此种住宅一段时间不得上市交易外,应该具有相应小额抵押贷款的功能。
四.收购。已经没有住房需求的产权拥有者,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遇到拆迁,应该给予货币补偿回购其闲置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这是一种反向的交易行为。
五.廉租房供给。把房子租给最困难的居民,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一种保险底线。但是,决不是免费的午餐。是以公平为前提救助型的住房供给,也是一种住房的最低需求。
住宅商品房与保障房的最大区别是交换的方式不同,市场运作和住房流通的方式不同。商品住宅房进入二手房市场的时间周期短,保障性住房进入二手住宅房市场的限制条件和时间周期长。保障性住房对商品住宅房和二手住宅房价格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保障性住房价格逐渐趋涨,商品住宅房和二手住宅房价格逐渐趋降,直至达到市场均衡。随着保障性住房和其他政策房的市场化会逐渐影响中高端市场的价格及交易行为。
保障性住房不是福利、也不是免费午餐,它是以资源的第二次分配方式出现的一种特殊商品的特殊交换形式,是满足最大范围住房需求的有效办法,更是市场失灵的时期一种特殊的有效的经济手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