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罕见的京西古幡会
昨天(9日)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每年的正月十五老百姓把过正月十五节叫“闹元宵”,在京西“闹”了近五百年元宵节的古幡会,越来越让人惊叹,处在北京京西门头沟区千军台和庄户两个古村,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形式远近闻名,传承五百年而不衰,这就是北京的“京西古幡会”。
这是保留和传承完好的北京最具地方传统特色的民间盛会。其活动形式奇特,文化宗教内涵丰富,堪称集古音乐、古文化、古风俗、古礼数、古信奉、古娱乐、古秧歌于一体民间文化活动精品。
“京西古幡会”活动,引起不少国内外学者前来山村考察。故去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看过千军台和庄户两个村的“京西古幡会”发出“你们两村的幡会在华北绝无仅有”的感慨。
“京西古幡会”原名为“天人吉祥圣会”又称“天仙会”。传说史上受皇帝所封,究竟是哪位皇帝所封?为什么加封?无从考证。仅从传承五百年之久的文化风俗来看,“天仙会”的起因非同一般。据老人回忆,幡会所用的御赐银锤铁锏曾从久远的年代传用到1937年而不知去向。据说,走会时候人们抬着银锤铁锏走在最前面开道,如有闯会挡道者先打后奏,打死勿论。古幡会年年正月十五至十六举行,举行期间任何活动都不得妨碍。据传,清朝光绪皇帝驾崩的时候举国臣民戴国孝,那一年正赶上两村走会,当时北京的宛平县衙门知道这个非常时期要走会后,立即派官府前来制止,派来的官员看到走会人抬着御赐银锤铁锏走在最前面立马跪拜,不但没有制止,幡会在官员鼓励下照样进行。此事件的发生,淳朴和执着的村民们才知道“天人吉祥圣会”乃为御赐皇封。另据民间传说,妙峰山庙会在京西影响深远,在明末清初盛况空前,古幡会有条写有“天人吉祥圣会”的条幅延续用到清末,各路香客和团体香会到妙峰山朝顶进香时,唯两村幡会不需要什么规制,皆因有御封“天人吉祥圣会”和御赐银锤铁锏而不邀而至,可见礼遇规格之高。可见,御封御赐之说得到民间认可和传说确有其因。
更让人称奇的是“京西古幡乐曲”两村艺人走会要演奏古韵曲牌的乐曲,古音悠悠、曲调流畅古朴。当地把这些古幡乐曲称为“敬神曲”,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赞歌。吹奏的曲牌有《走穴》、《四上牌》、《风火赞》、《出对子》、《柳公宴》等等。还有打击乐曲《四个条子》包括燕滚南楼、五气朝元、秦王挂玉带、白玉莲、粉蝶、大煞尾等二十多首“二套曲”。据说,曲牌大多是元明时期或者还要久远时期的作品。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曲调使人感受到与“纳西古乐”相媲美的享受。这些遗产是非物质的,但是非常珍贵难得的精神宝藏。
“京西古幡会”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综合艺术也是集合文化,是待挖掘的文化瑰宝,是民间传承的历史,抢救、传承和关注“京西古幡会”,是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根系之一。
幡会照:

关帝旗:关羽与持刀的周仓和关平
延续五百年左右的古幡会
走会的人们
两村幡会汇合
古幡乐队
古器乐
等待出发
古幡之一
地秧歌
村子挤满了走会的人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