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标签:
杂谈读书 |
分类: 读书笔记 |
作者:老舍
书看到第二部时几乎要放弃,就好像是黑云笼罩在城市上空,密不透风,沉闷、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以往看影视剧时,尤其是那些饱受诟病的抗日神剧,似乎因为隔着一层荧屏,并不会把那些血腥的镜头当真,太难过的时候可以选择闭上眼睛或者干脆不看。可是读小说却不同,尤其是善于联想的读者,那一幕幕可怜的、残忍的景象,就是生活本身,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让你感同身受,无处可逃。
国破家亡,小羊圈胡同里的人们不可能幸免,一暮暮悲剧开始上演。
瑞宣被秘密抓进监牢,原因很简单,他不去为日本人做事,而去为英国人效劳。他似乎受到优待,被送到了单人间。单间四周的墙上、天花板上充斥着死亡的阴影,记录着编号的残肢、人皮,揭示了这些人曾经遭受的苦刑,也揭露了日本军阀的凶残,让瑞宣不敢看也不忍看。一队一队的犯人像羊似的被赶进来,有的犯人“不听话”,双足被订在木板上动弹不得,有的黑牢里塞满了人,房间小到只允许他们站立着。祁家只剩了老人妇人和小孩,大门还被两个宪兵把守着,他们出不去别人进不来,没有办法营救瑞宣。邻居程长顺帮忙,跑到英国使馆里通知了富善先生,死板板的英国绅士通过东方人惯用的方式,金钱贿赂,解救了瑞宣。
生意没得做了,却不许关门歇业,没有货物来源,却还要亏本贱卖,强行搭配的货物,日本人自己弄错了数,却诬赖到天佑掌柜的头上。可怜一生老实八交的天佑,被逼得投湖自尽。拉车的小崔被砍了头,因为日本人找不到刺客,随便杀个人了事。喜欢唱戏拉胡琴不问世事的小文夫妇,在戏台上死于日本人的枪下。总是热心助人的李四爷也被打死了。为了长期作战储备物资,北平人没有粮食吃了,不定期不定量供给的是又黑又臭的“共和面”,连猪狗都不吃的东西,却没有老人和小孩的份儿,小妞子饿死了,就在传来胜利消息的前一刻。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一等一的良民大赤包在监狱里发了疯送了命,自己家被抄了还把日本人当亲爹一样敬重的冠晓荷被活埋了。无聊无知的瑞丰,失去教育局庶务科科长的职务后,就算甘心当特务,也难逃一死。那个“满脸跑眉毛”的桐芳,竟然是冠家最有骨气的人,也死了。两个女儿高第和招弟,都当了特务,唯一不同的是,高第与钱先生合作,招弟自甘堕落,变得冷酷无情。
那个只懂吟诗作画的钱先生变成了一个战士,到处奔走宣传,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斗争。那个只懂柴米油盐从没出过北平城的韵梅变得更坚强更勇敢更负责,以前的她与邻居是若即若离,现在的她也能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安慰和快乐。还有那个逃出京城经过几年历练的老三,现在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回到了北平,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着斗争着。看到这里总算能长出一口气了,才觉得生活有了希望。老三痛快地解决了招弟、胖菊子和蓝东阳等人,又鼓励瑞宣去学校教书。瑞宣看到教员和学生们中不乏默默斗争的人,终于有了信心鼓起勇气,抛却了小家的安危,为了国家的荣辱投入到战斗中去。
不抗争,活着也是屈辱!抗争,死了也甘心!那首歌的旋律在脑海中浮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前一篇:子健的话和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