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1
(2011-05-25 09:50:31)
标签:
成长王海鸰母子父子 |
分类: 读书笔记 |
最近在看这本书,王海鸰的《成长》。
前半部分有几个画面令我印象深刻。
1、海云是北大西语系的高材生,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工厂调入某机关工作。没过多久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是空军部队的军人,两人长期分居,所以她决定要这个孩子。没想到生下来的是一对龙凤胎,儿子取名飞,女儿取名盈。3岁的某个晚上,儿子突然说肚子疼,独自照顾孩子的海云只好用绳子将睡着的女儿绑在床上,然后背起儿子去医院。到医院时已经不疼了,医生说是肠套叠,虚惊一场。回到家后却发现女儿被绳子勒死了。事后海云像祥林嫂一样总是对自己说,我怎么也想不到绳子会勒到脖子上去呀。松松地系着,她就算醒了应该也会爬出来才对啊!从此后,她毅然决定辞职带着儿子随军,全心全意的照顾儿子。我觉得这个画面太残忍了,让海云这个妈妈不忍看,不忍回想。
2、儿子上初三时,迷上了打球。每天放学不回家去打球,作业是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处在青春期逆反期,海云不敢劝不敢骂。学校组织开家长会,请家长和同学各自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其他同学都是说的套话,首先是感谢家长,然后表示自己长大了,请家长不要过多干涉。海云直觉认为儿子不会这么说,但是还是被儿子的一句话惊呆了,儿子说妈妈,我知道你为了我放弃了你自己的人生,但是你全部的爱对于我来说太沉重了。将来我会有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生活和老婆,我会对自己负责的等等。海云没有照着原来准备好的台词念,根据儿子的发言重新组织语言,我的确为了你放弃自己的人生,但是那是我的问题,我自愿这么做的。你当然要有属于你的未来和老婆,你要没有那时我才担心呢!但你现在还是未成年人,现在就让我不管你是不可能的。于是干脆说明要求儿子每天几点到家,几点写作业,几点睡觉。儿子也点头答应了,答应的事也做得非常好。这也是提醒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人生。
3、儿子高考前,学校也召开家长会。桌上放着最近的数学测验卷子,儿子考了99分,海云有点炫耀的把卷子拿得高高的,批评儿子,你看那一分你就不该丢等等。后面的妈妈坐不住了,因为她女儿只考了41分。于是开始叨叨叨,最后话赶话地女儿生气地说,你再说我就从窗户跳下去。妈妈说,你跳呀,有种你就跳。女儿二话不说就跳了出去,虽然只有三楼,虽然落地后她还是清醒的,但最终还是死了。这时妈妈后悔莫及,抱着女儿的尸体痛哭流涕,说咱不考大学了,咱回家。有什么用呢,女儿醒不过来了。海云想想这事就说,这个女儿太狠心了,太绝了,怎么也不替妈妈想一想就跳下去。儿子说,他妈妈也没有替女儿想呀,本来考试没考好,自己心里已经很难过,她妈妈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批评她,多难受呀!过几天重新开家长会,发的是英语测试卷子,那个女孩考了96分,却没有人来开家长会了。让我想起一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让我想起韩剧里富家公子看上灰姑娘时,家里必然会反对,他总是会说这样一句话,没有能赢过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4、儿子一模的成绩上清华绰绰有余。长期在外的爸爸赶在儿子出成绩这天特意回家一趟,表示关心。但是说话的方式很不好,让两人的关系非常僵。本来海云已经跟儿子说好,今天放假不学习,吃完饭去理发。爸爸回来不问青红皂白就说,怎么不学习,看看那头发长的怎么不理发等等。又为了儿子在电话中谈情说爱,两人差点打起来。海云情急之下打了儿子一巴掌,把儿子气走了。儿子很晚才回来而且还没有理发,又把爸爸气死了。儿子对海云说,我已经坐下来准备理了,一想到他也让我理发就说没带钱不理了。两人时常争吵,儿子一怒之下报名空军招飞。妈妈伤心不许他去,爸爸反而觉得这是好事,说儿子那脾气经过军队的磨练才能成才。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的训练,残酷的淘汰,儿子真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空军飞行员。
我买过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其中一本书名就叫《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像海云,她对待儿子是平等有余、亲切有余,严厉不足、要求不足。也许这一部分应该由比较刚强的爸爸角色来完成,但是爸爸长期不在家,所以跟儿子之间的感情基础比较薄弱,当他管教时,儿子会觉得你从小到大都没管过我,现在也没资格管我,不会听他的。这个爸爸的光辉形象还要妈妈们来树立呀!不知道是不是我平时教坏了,子健总是对爸爸不感冒,早上起来,爸爸躺在他旁边他还是会叫妈妈,我说起床吧,他立刻爬起来说刚好我不想跟爸爸睡觉呢,扑到我身上来搂着我。有时他还会对爸爸直呼其名,呼来喝去的,老公总是埋怨我说我没教好。嗯,自我批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