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
(2008-07-16 08:52:00)
标签:
时间管理 |
分类: 记录子健 |
使用了几次“5分钟”,还挺凑效的。前几天睡觉的时间有点混乱,晚上到9点多了还在玩。上星期天白天不是拿了个气球吗,晚上一直兴奋地跟大家打气球,9点多,我洗完澡后催促他去洗澡睡觉,他说“等一会儿再洗澡,要打球”,于是我说“哪有小朋友这么晚了还在玩,看着表,再玩最后5分钟就要去洗澡睡觉”,他居然说“好吧”。我进屋关上门,正在脸上涂涂抹抹,他推门进来说“好了,5分钟到了吧”,乖乖地洗澡。今天早上6点他起来后有点粘,要求我也坐在垫子上陪他玩。我看看表说“妈妈只能陪你坐5分钟然后就要去洗脸了”,他说“好”,大概过了1分钟,他就在说“好了,好了”,我赶紧站起来也说“好了,妈妈去洗脸了”。
最后一本书:睡前在床上蹦一会儿,爬一会儿,扔会儿枕头,扮演一会儿大灰狼吃小白兔(或小猪),然后提醒他再看一会儿书就要睡觉了,他提出要看好多好多,我限定他看一本或两本,讲完后,他很自觉地说“好了”,我说:对,去小床上睡觉吧。看来,小朋友还是很讲道理的嘛。
纠错先生:不知道别人家的小朋友是不是这样,子健可是很讲原则的。经常非常认真地纠正你的口误,比如说他自己“是滑到的不是摔倒的”,说姥爷“是百科全书,不是北科全书”,“是烟囱不是烟筒”。因为给他洗头时他总是叫唤,我说他在拉警报,他跟我辨论“拉警报的是救护车、消防车或者警车”。
妈妈的权威:因为在家里我总是跟他强调,不要让姥姥姥爷抱,他们抱不动,他也答应得很痛快,实际上在外面玩得不想回来,妥协的条件就是抱着,其实我一次都没有说过他。有几次在外面正好碰到我下班回来,老远看见我,赶紧推开姥姥的怀抱下地来。开始还以为是为了欢迎我,后来我和姥姥都明白了,原来他是记住了我的话,怕我说他所以赶紧下来。昨天姥姥抱他回家,我在家里说了一句“子健回来了”准备去开门,隔着门我看见他也是赶紧下来站在地上。姥姥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知道在妈妈面前表现不一样呢”。
好远好远的地方:首先是姥姥跟他讲装土的大卡车要运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倒掉然后再回来装土,他记住了这个词,时不时地用一下,“好远好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