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好文章的三个关键词(转)

(2023-02-01 11:31:09)
分类: 教育

经常会有老师发问,我写文章好多年了,为什么总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既没有人喜欢读,也没有报刊杂志愿意采用刊发。我觉得这些老师的写作可能进入了一个误区,在有些老师看来写作就是表达自我,可以想到哪就写到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甚至以此作为写作的自由境界。其实,这是对教育写作的严重误读,教师的教育写作属于专业性写作,有着其必要的表达要求。简单来说,一篇好的教育文章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有价值。我们打算要去写一篇文章时,必须很清晰地知道它的价值在哪里:一是要明确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解释基本规律还是要创造新的原理;二是要预设文章带给读者的可能感受,期望对读者产生什么层次的、哪些方面的推动。简单地说,就是你要写的文章必须有用,那种老生常谈的、人云亦云的话题,那些没有丝毫创造性的言论和主张,不会带给读者新鲜感,自然也就无法吸引读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作属于创造性劳动,需要有一定的价值输出,凡事不能产生价值的“写”都算不上真正的写作。所以,有价值是教师写作必须要追求的首要目标。

在阅读教师撰写的文章时,师生相逢是被记录较多的事件。一个做了多年教师的人,一定会在某个时刻会与曾经的学生相逢,也一定会有相对充分的情感交流。比如,聊了过去的校园生活,谈谈班里某一个同学的现在,说说自己现在的生活境遇,等等。有的老师习惯于把整个事件记录下来,洋洋洒洒写了很多文字,师生对话几乎一字不落。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会产生千篇一律的重复感,看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我也曾经写过一篇师生相逢的文章《教育到底能做些什么》(《人民教育》2011年第19期),相逢及对话场景与其他文章很相近,但我抓住了学生的一句“我们很多人上学是没有用的……”作为切入点,从本质上解释了教育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应该具有的作用,从而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基本规律,也让文章具有了其他师生相逢类文章所不具有的独特价值。

第二个关键词,有逻辑。有的老师写文章很像是“漫谈”——漫天遍地的那种聊天,往往是刚刚说到一件事,又毫无征兆地说到了另一件事,很难让人能够跟上作者的思绪。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很累,也容易让人晕头转向找不到东西南北,根本无法让作者产生共鸣。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表达系统,也就是要有逻辑性。文章逻辑建立的关键在于框架,也就是每种文体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以及呈现的基本结构,比如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等;文章逻辑建立的重点在于传递链条,也就是用什么方式让文章框架的各个环节建立恰当的关系,确保各个部分既相互隔离、不重合、不粘滞,又能够一气呵成、畅通无阻。

作为一个坚持写作的教师,在文章逻辑建构方面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习惯模式。我写教育叙事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在最初的时候,我的写作有些信马由缰,喜欢让自己的情绪带着文字走。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感性有余,理性不足,读起来情感四溢,但不能带给读者思维的营养。为了追求文章的逻辑性,我开始关注文章的整体架构——为了说明某个问题,我将从哪些方面开展表达,最终形成什么样的观点。慢慢地,我形成了自己写作风格,也就是三段式的教育叙事——故事+反思+主张,建构了教育叙事的基本逻辑:撰写一个故事,基于故事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主张。这样的一种叙事逻辑,不仅让我的文章烙上了鲜明的个性,也确保了每篇文章都做到了清晰、流畅和理性。

第三个关键词,有美感。我所说的美感,绝对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和精美的语句。有的老师写文章喜欢妙语生花,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唯美,组合起来却空洞无物,就像是一个衣着鲜艳的粗鄙之人。我所说的美感,既包含前面的两个关键词所要实现的效果,比如新颖的观点、鲜明的主张等,比如严谨的逻辑、通常的连接等,也包括语言表达上的新鲜。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美,在于价值、在于逻辑,也在于语言。价值和逻辑在前面已经说过,我们重点来谈语言的美感。

我们说,好的表达语言是美的,这个美不是外在的漂亮,也不是形容词的叠加,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朴素,真正的美一般不需要大红大绿来烘托,而是通过简单、干净和纯粹来淬炼,也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二是深刻,就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表达最鲜明的道理,确保每个文字都蕴含着丰富的灵魂和足够的思想;三是新颖,语言的美大都需要新颖来实现,善于将习以为常的内容用新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语言的陌生化。当然,陌生化了的语言是文章的点缀,不可过多,过多了就会泛滥,也就失去了美感。一个善于使用语言的人,往往会在一段长长的朴素之后,不经意地嵌入一两句只可意会的语句,从而让文章大放异彩。多读读文学大家的文章,大都有这样的一个共性。

一篇好的文章,价值是灵魂,逻辑是骨骼,美感是肉体,缺了哪一样都不完整,少了哪一份都不完美,我们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