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章课程单元测试1

(2022-03-15 00:08:00)
标签:

电子教材

活动课程

课程理论

课堂讨论

随堂练习

分类: 笔记整理

第七章 课程 单元测试1本次得分为:76.00/100.00

1单选(6)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  )。

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6.00/6.00

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

2单选(6)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

A. 国家一级管理

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6.00/6.00

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

3单选(6)‍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是(  )。正确答案:D你错选为A

A.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0.00/6.00 B.考核性课程评价体系

C.肯定性课程评价体系 D.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4单选(6)‌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解不包括(  )。

A.知识与技能 B.被教育者接受度6.00/6.00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价值观

5单选(6)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

A.甄别与鉴定 B.选拔与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 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6.00/6.00

6单选(6)影响课程变革的因素不包括(  )。

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学校发展6.00/6.00

7单选(6)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6.00/6.00 B.活动课程 C.社会课程 D.经验课程

8单选(6)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6.00/6.00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9单选(6)‌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直线式 B.横向式 C.纵向式 D.螺旋式6.00/6.00

10单选(6)‍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6.00/6.00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11单选(6)‍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正确答案:A你错选为B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0.00/6.00 C.教科书 D.教案

12单选(6)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B.校本课程C.综合课程D.地方课程0.00/6.00

正确答案:B你错选为D

13多选(4)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A.从强调学科知识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1.00/4.00

B.从强调目标、计划、结果到强调过程本身;1.00/4.00

C.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材、人与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1.00/4.00

D.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1.00/4.00

14判断(4)‌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划。(错误)

15判断(4)永恒主义课程论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正确)

16多选(4)综合课程可分为

A.知识本位综合课程1.33/4.00 B.社会本位综合课程1.33/4.00

C.儿童本位综合课程1.33/4.00 D.单一综合课程

17单选(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

A.从幼儿园到初中 B.从小学到初中

C.从初中到高中0.00/6.00 D.从小学到高中

正确答案:D你错选为C

18单选(6)‍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6.00/6.00

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