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苏格拉底反讽
(2020-06-08 00:28:51)
标签:
《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洞穴比喻第四讲苏格拉底反讽授课目标 |
分类: 笔记整理 |
17-第四讲1 苏格拉底反讽的步骤与具体对话
18-第四讲2 从感觉现象或者事例超越抵达本质
19-第四讲3 达到辩证法的最高境界
20-第四讲4 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第四讲测试2本次得分为:100.00/100.00
1单选(10分)希腊和中国古代教育都是“
A.教养B.教育C.培养D.教化10.00/10.00
2单选(10分)苏格拉底反讽的步骤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承认自己无知;对知识的爱;从概念到理念;“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10.00/10.00
B.对知识的爱;从概念到理念;承认自己无知;“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C.对知识的爱;承认自己无知;从概念到理念;“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D.从概念到理念;对知识的爱;承认自己无知;“知识的助产士”(“产婆术”)
3判断(10分)“灵魂转向”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渐进途径,另外一个是突进途径,也叫做迷狂。对
4判断(10分)苏格拉底方法(Socratic elenchus),亦称“苏格拉底的反讽”(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知识来源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这是他理性的集中显现。也是读柏拉图对话的门径。对
5判断(10分)通过谈话,实现了“灵魂转向”,灵魂从感觉世界上升到理念世界,即达到了辩证法境界,看到了意见。错
6判断(10分)柏拉图说:“辩证法象墙头石一样,被放在我们教育体制的最上头,再不能有任何别的学习科目放在它的上面是正确的了,而我们的学习课程到辩证法也就完成了。”对
7判断(10分)柏拉图说的“回忆”所指向的不是一般的知识或观念,而是所谓生前的种种感受和经历。“回忆到灵魂随神周游,凭高俯视我们凡人所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举头望见永恒本体境界那时候所见到的一切”。柏拉图认为,“回忆”不仅是认知的事,更是人得以完善和成全自身的事。一个人“只有借妥善运用这种回忆,才可以常探讨奥秘来使自己完善_,才可以真正改成完善”。对
8判断(10分)苏格拉底说: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象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对
9填空(20分)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_____________,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