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43题)
(2017-11-24 06:37:11)
标签:
基础知识万库网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
分类: 心理专栏 |
1,研究发生,生活中影响人健康状况的是小困扰的A,频率;C,强度
2,心理异常最根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是B,马斯洛的观点。
3,关于巴甫洛夫对人的心理异常现象的研究与阐述,正确的包括A,巴甫洛夫通过对病人的实验研究,用高级神经系统的病理机制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B,神经症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C,神经衰弱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D,癔病的特征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4,患者说闭上眼睛也能看到东西,不用耳朵用脑子也能听见声音,属于C,假性幻觉
5,李心天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包括A,社会适应标准;C,内省经验标准;D,统计学标准
6,易激惹可见于B,脑动脉硬化;C,躁狂发作
7,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A,搏斗阶段
8,典型的D,逆行性遗忘对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9. 在许又新教授提出的评估心理健康三标准中并不包括A,内省经验标准
10. 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A,神经性焦虑B,客体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
11.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包括A,起病前有相应心因;C,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12.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的人格障碍为C,反社会人格障碍
13.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一般在A,2-3个月
14. 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D,免疫系统
15. 真性幻觉的特点包括B,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C,形象清晰,生动
16. PTSD的主要表现包括A,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B,植物神经过度兴奋;D,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17. 人们在遭受强大的自然灾害后可能出现的精神障碍和心理反应包括A,急性应激障碍;C,灾难症候群;D,创伤后应激障碍
18. 内脏性幻觉指的是D,躯体内部性质很明确,部分很具体的异常知觉
19. 患者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这种症状是B,思维不连贯
20. 下列属于违反“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的症状包括A,情绪倒错;B,强迫动作;
21. 自知力障碍是A,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被破坏的表现
22. 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是A,分裂样
23. 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症状是C,关系妄想
24. 心理咨询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求助者做出心理正常或异常的判断,属于李心天教授提出的C,内省经验标准
25. 人感到躯体内部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称为C,内脏性幻觉
26. 人体处于“一般适应症候群”的A,警觉阶段 会出现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表现。
27.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包括A,过度警觉、失眠;C,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D,对创伤性经历的逆行性遗忘
28.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A,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B,选择性遗忘;C,过度警觉、失眠;D,有自杀观念
29. 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包括A,乐于接受一切经验;B,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C,时刻保持生活充实
30. 严重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一般为B,2-6个月
31. 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像水中月、镜中花,这种“非真实感”属于A,感知综合障碍
32. 遭受强大自然灾害后,个体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这表明个体处于“灾难症候群”的C,恢复期
33,生物性压力源包括A,疾病;B,睡眠剥夺;C,气温变化;D,气温变化
34,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A,总是感到不安;B,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D,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
35,以下属于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的包括A,社会交往不良;B,离婚或失恋;
36,人在经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A,急性应激障碍;B,灾难症候群;C,创伤后应激障碍D,创伤后应激障碍
37,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A,意识障碍;B,言语缺乏条理;C,定向障碍
38. 精神障碍的患者把医生佩戴的听诊器看成一条毒蛇,这种症状是B,病理性错觉
39.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是A,精神痛苦;B,社会功能受损;
40.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听收音机时,同时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则听不到骂他的声音,这种症状属于A,功能性幻觉
41. 李心天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别标准包括A,社会适应标准;C,内省经验标准;D,统计学标准
4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A,选择性遗忘;C,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
43. “窥镜症”属于D,感知综合障碍
44. 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A,意识障碍;B,言语缺乏条件;C,定向障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