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幼儿的感知觉-心理学
(2013-07-11 11:50:45)
标签:
教育幼儿活动差异感受器整体性 |
分类: 《保教知识与能力》大纲整理 |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的开端。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感受性:感受能力
感受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阈限: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感觉所能觉察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异量。与之相对应的感受叫差别感受性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征:
选择性:当我们感知周围事物的时候,总是会根据需要或者客观事物特征,选取少量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其他的事物则区分成为背景。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 对象的特征:强度,浓度等等
-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 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
接近性原则、相似原则、完整倾向原则、好的连续原则,定势原则
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
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低保持不变
大小哼唱,形状恒常,颜色恒常,亮度恒常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
视觉:视敏度(视力),颜色视觉(辨色力)
听觉:听觉感受性,言语听觉
触觉:视触觉协调,动觉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幼儿掌握8种形状的顺序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方位知觉:上下,前后,左右
大小知觉:幼儿判断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大小容易,判断椭圆,长方形,菱形,五角形的大小困难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视觉悬崖"
时间知觉
观察力是视知觉的高级形态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
明适应,暗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感觉适应时感觉机能的熟练活疲劳现象,当刺激水平提高时,感受性降低,当刺激水平降低时感受性提高。在教学中,幼儿教师既要考虑如何安排教学活动能使幼儿最快进入状态,又要防止幼儿产生疲劳。另外老师也要注意防止幼儿的嗅觉适应,要经常通风换气,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先后对比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补偿,联觉
知觉特性与幼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