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云记---小巷里那个把腰花炒的恰到火候的小馆子


标签:
新浪河南博客美食圈杂志美食圈美食 |
分类: 郑州美食全搜索 |

和琳达的老杨以及学伟童鞋为了吃什么琢磨了半天,都开车不打算喝酒,吃什么好呢,最后想起很久没去吃出云记的泡馍了,既然是吃饭为主,城北路回民六中门口的小馆子出云记是个好选择。
这个腰花的确很考验厨师用火侯的水准,讲究的是鲜嫩又刚刚好断生.
稍微欠了就有血水过了就会腰花老了影响口感,
这家店的确做得恰到火候严重推荐一下。

炒腰花因其翻花美观、脆嫩可口而受到大家的喜爱。但要自己做好并非易事,常常不是火候过火,造成猪腰花又老又韧,口感不好,就是火候不到功力,上盘时有“带红”现象,即外表虽已至熟,但内部仍然半熟半生,微血管的血未凝固,夹在筷子上血就开始渗出,让人难以下咽。因此,炒腰花对火候要求很严格。
烹调窍门:腰子不要用冻过的,选用新鲜的,划刀时刀口深浅要一致,目的是腰花下锅后能受热均匀,成形美观。勾芡最好在腰花下锅之前进行,如勾芡过早,由于盐的渗透作用,会使腰花脱水下锅时造成糊浆,影响成菜质量。炒腰花时火要大,油温稍高,注意力要集中,看到腰花变色发白、卷曲成形时迅速下配料和勾芡,才能达到细嫩,清爽的效果。
"一般而论,北地餐馆不善做腰。所谓炒腰花,多半不能令人满意,往往是炒得过火而干硬,味同嚼蜡。所以有些馆子特别标明“南炒腰花”,南炒也常是虚有其名。炝腰片也不如一般川菜馆或湘菜馆之做得软嫩。炒虾腰本是江浙馆的名菜,能精制细做的已不多见,其他各地餐馆仿制者则更不必论。以我个人经验,福州馆子的炒腰花最擅胜场。腰块切得大大的、厚厚的,略划纵横刀纹,做出来其嫩无比,而不带血水。勾汁也特别考究,微带甜意。我猜想,可能腰子并未过油,而是水氽,然后下锅爆炒勾汁。这完全是灶上的火候功夫。此间的闽菜馆炒腰花,往往是粗制滥造,略具规模,而不禁品尝,脱不了“匠气”。有时候以海蜇皮垫底,或用回锅的老油条垫底,当然未尝不可,究竟不如清炒。抗战期间,偶在某一位作家的岳丈郑老先生家吃饭,郑先生是福州人,司法界的前辈,雅喜烹调,他的郇厨所制腰花,做得出神入化,至善至美,一饭至今而不能忘。"----摘自梁实秋珍藏本系列:味至浓时即家乡

酸菜白肉,学伟推荐这家的必点菜,酸辣鲜香很不错尤其是冬天吃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