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吃游全纪录

(2010-04-03 00:00:00)
标签:

美食

饮食

赛百味

豆汤

毛血旺

成都

分类: 旅途美食记

厨房第一次吃了这种四川特有的豆汤饭,本地人称作耙豌豆烫饭。
头一天晚餐的火锅和在酒吧的宿醉让肠胃忽然生出了无限的温暖清淡渴望,中午在酒店附近的小街上找到这家专卖豆汤饭的小店,来碗滚烫传的豆汤饭就着脆爽的泡菜淅沥呼噜的连汤带饭瞬间下肚那滋味简直是可以说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豆汤装在大碗里,我点的是十元一碗的肥肠豆汤,简单来说就是把耙豌豆熬汤分别加入肥肠等,也有五元一碗的素豆汤饭可以选择。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豆汤饭,是将浓浓的豆汤与白米饭混合,搭配凉拌菜来享用的成都特色餐饮方式。豆汤烫,拌菜凉,米饭混上豆汤是又香又暖,一冷一热,一辣一鲜,相互交替烘托,看似简单却制作精细。汤有着勾人食欲的浅黄色饱满的豆香让人不由自主联想起富足两个字...竟然一点味精也没有抛弃了多余的调味耙豌豆入口即化感觉到纯粹的豆的鲜美,十块钱坐在这里安逸地享用每一天正午的欢乐时光

说到豆汤饭,不得不细说这“豆汤”和耙豌豆(火巴,一声)。耙豌豆是冬季老成都们喜爱的食品,很难讲它算是主食、汤料还是佐料,因为它既可以用来直接食用,也可以熬汤或是当菜肴及小吃的配料。耙豌豆的制作在豆汤饭的所有元素中,当数最精细,最讲究的了。它是用干的豌豆经过泡、蒸、压、捣、炒等复杂工序制成的:先将干的豌豆泡发以后,加鸡汤或高汤蒸至熟软,再将蒸好的豌豆掺少许水放入高压锅压制几十分钟。到此时豌豆已经完全的“耙”了,也就是面了,烂了,且呈黄色。将豌豆取出稍微捣几下,让豌豆有少量成糊,但仍有部分呈完整的豌豆粒状。整体干燥结实,不粘手,不滴水。制成的耙豌豆色泽黄润,豌豆粒经过水泡和蒸、压过后大于正常豌豆的体积,口感面而带沙,且有浓郁香味。在冬季的菜市场能看到卖耙豌豆的,竹筛里用纱布盖着一大块形色俱似瑞士车轮奶酪的耙豌豆,论斤出售,非常便宜。
 耙豌豆在熬汤时要先炒过,用猪油炒制最佳,可适量加入葱花和盐以提味。由于耙豌豆已成轻微糊状,所以熬汤时不用打碎或长时间炖煮,便可以有欧式“浓汤”的效果。

街上的停车管理员服装和郑州的颜色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居然背着无线移动POS机,很专业啊!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看招牌就知道他家主打的是肥肠粉,门口支着一个大灶,灶上支着一口硕大的铁锅,沸腾中隐约看得见肥肠,锅里散发着一阵阵的香味,有客人到叫了碗肥肠粉,立马按分量放入细长的小竹篓里,再抓上一把绿豆芽放在里面,渗入滚烫的肥肠汤锅里放到一边,接着开始打起佐料来,再看见竹篓的上下翻飞,待粉熟了后倒入已经打好佐料的瓷碗里,一碗香喷喷的肥肠粉就做好了。很像家乡的羊肉汤馆的经营方式。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熬制而成。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粉条糯软,满口留香。夹起颤巍巍的肥肠送入口中,只觉卤香细腻,滑爽耐嚼。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走到路口很突兀的有这样一座船型的建筑物,不知道什么年代的产物,居然还做的特别逼真的样子,在喧闹的十字街头很怪异的感觉。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相传在清朝顺治时期,自贡有一位盐贩姓胡,买了几斤猪肉,不小心掉在了盐堆里,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有一次买家来买盐,在盐堆里发现了猪肉,胡贩子觉得浪费了太可惜,于是就把肉宰成肉沫,做了一锅面条,结果香味四溢,引来左邻右舍一饱口福。过了几年胡贩子由于经营不善,盐场关门了,他自己也一命呜呼了。
 但是胡贩子的儿子学到了父亲做勾魂面的手艺,在街上开了一家“胡记勾魂面”,这也是历史上第一家勾魂面庄,由于味道独特,口感奇佳,生意出奇的好,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由于胡家人的技术不外传,所以四川以外的朋友很难有一饱口福的机会。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路过这里,看到这里新开了家面店,招牌大字勾魂面,很是好奇,如何勾魂,虽然肚子饱饱的,也进了去.原来是种拌面,加了肉松,香葱和各种调味料,香辣口味的,味道不错,很香,第一次吃这种拌面,有些新鲜感.不过再吃几口,就觉得有点腻,吃不下去了,也许是我肚子饱饱的原因把。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在成都小吃店的面馆都有一两或者二两的选择,

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很稀奇,在我们的把那个城市最受欢迎的烩面只要是成年人都是统统大碗的四两。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1965年的8月28日,第一家店在康州的布里奇波特诞生。到1987年,SUBWAY(赛百味)连锁加盟店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到1991年达到5000家,1995年10000家,到2002年10月,数量已经超过17000家。
SUBWAY(赛百味)在诸多评定项目中被企业家杂志评为特许经营机会的首选。在过去的14年中,这也是SUBWAY(赛百味)连续10年获此殊荣。SUBWAY(赛百味)目前是美国最大的特许经营快餐连锁机构,在店数上已经取代了麦当劳的领先地位。
在SUBWAY(赛百味)我们以美味的食品和为广大有志者提供出色的特许经营机会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努力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的食品。赛百味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强大品牌,被公认为是美味,健康的三明治。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这还是第一次吃这个很有名气的国际品牌的出品,

不过厨房来的这家店生意却很一般,不单是这家店,赛百味在中国一百多家店,日子好过的真的不多,问题在哪里呢?赛百味的产品除了极少的几款热食,基本上是冷食。可以想象北方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情况下去吃一份三明治、火腿片或许还是刚从1.1到4.4℃的低温保鲜柜中拿出来的,有多少人受得了?中国人可以吃凉面凉皮,但作为正餐多吃就不行。

看来赛百味尚未完全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口味,符合欧美人口味的三明治、沙拉等食物,还不是特别的被中国人接受,再加上提供的品种非常少,顾客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大大阻碍了赛百味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市场还是没有真正打开,去年全国总共开设了30多家新店,除了低热量、低脂、清淡等健康概念外,赛百味在中国就没有任何别的卖点。

一个特价的三明治就卖15块钱,正常的价格是20元左右。里面只是有不多的一点的蔬菜,一点滋味基本全靠酱来营造。一个卖10块钱到顶了,等于是个面包裹沙拉,在国外蔬菜贵的背景下买个几美圆无可厚非,在中国卖这个价格,对比那个味道,是在是很难让消费者乐于接受。

另外店里的环境也不讲究,气氛营造和服务都不是很到位,真不知道为何这么大牌的国际速食公司能管理成这个样子,厨房同学是在不是很理解。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美式的冰欺凌店开在古色古香的锦里古街看上去也挺和谐的类,

可惜一大早实在是没有吃雪糕的欲望。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街边随处可见的小吃店看上去都很不错,可惜厨房同学的胃是有限的,基本上每天都处于充盈的状态,实在吃不了太多的美食了,只能留作下次再做探访了,因为马上就要打包回家了。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满街都开着这样的寥记棒棒鸡店,而且干净整洁很醒目,看来味道是一定不会差的,不然很难再成都这样的美食之都经营的这么红火。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悠扬百年历史之“棒棒鸡”,因独具风味、工艺精细、选料考究而名扬四方。其汤料以原味鸡汁并入祖传配方精心熬制而成,拒绝葱、姜、蒜、酱油等常规调料,从而最大限度保持鸡汤的原味与营养。品之,入口化渣,久而回香;
    而提及“棒棒鸡”,又以“廖记”为其中佳品。于成渝两地,“廖记棒棒鸡”是以麻辣鲜香、滋味纯正而家喻户晓,其用料、烹饪、调制均上乘之作

 精选纯土鸡为原料,用特制高汤煮制,冷却后用小木棒敲击刀背,将鸡宰切成片,淋上用汁水、芝麻等调料而成的味汁,即成。"廖记棒棒鸡"色泽红亮,肉鲜质嫩,入口化渣,咸甜爽口,余味悠长。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选好的鸡操作员切得时候另一个人拿着棒棒敲击着刀背,两个人配合的很模切,瞬间就把一只鸡切薄薄的整齐美观,原来棒棒鸡的缘故就是这样来的啊。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离开成都的最后一天竟然偶遇了郑州的老友肖美女,肖同学老家是成都的正好回来祭祖,

电话约了一下在宽巷子的兰亭叙小聚一下一起吃了顿传统的川菜。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店面蛮大的,院子里很多休闲小坐的游人,两层的小楼装修的精致考究,

在这里可以喝茶也可以吃饭。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两个人吃饭只点了四个菜不过都比较成功,

海苔蚕豆酥脆可口有浓郁的海苔味,泡椒鸭肠火候把握得很好鸭肠脆爽入味。

特色毛血旺是川菜的代表作,

清炒豆尖是最应季的时蔬也是我和肖同学的都喜欢的。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毛血旺里用的血真是太正点了!滑嫩弹软,又非常入味,

是吃过这么多毛血旺里最好的一次。

厨房吃游成都记之 <wbr> <wbr> <wbr>吃游全纪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