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的十个关键词(下)

标签:
王家卫重庆森林格斯·范·桑特2046花样年华娱乐 |
分类: 电影 |
王家卫的十个关键词(下)
文/黄文杰
《阿飞正传》与《春光乍泄》中的哥哥张国荣。上一张剧照我们可对比上篇博文中的《随波逐流》剧照,会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继续探索王家卫神奇美妙的电影世界,我们会发现,在看似眼花缭乱的形式背后,隐藏了一颗孤独惆怅的寂寞心)
◆恋物与好奇
这一部分讲既然人物无法爱人,只有恋物,对日常物品流露出感情,如《旺角卡门》里的杯子,《重庆森林》里金城武给林青霞擦鞋(鞋子也是爱屋及乌),梁朝伟跟肥皂、袜子、衬衣、毛巾、布娃娃、啤酒瓶讲话,王菲在梁朝伟床上打滚等,《堕落天使》里李嘉欣在黎明床上自慰、香水、录像,等等。恋物表明人物人际沟通的失败(没有沟通对象的孤独,以及缺乏沟通技巧,不会沟通),而与“物”交流则能无遮无拦地袒开心扉。“物”也因此成为人物之间相互交流与传达情感的媒介,通过不同时间对同样一些物品的接触,他们达到心灵及情感上的共通。
《花样年华》中的擦肩而过与《重庆森林》中对着肥皂倾诉思念心声的梁朝伟。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但王家卫的人物无疑特别有好奇心。这其实也是人物渴望了解别人、渴望与他人交流的表现。如《阿飞正传》中刘嘉玲对旭仔母亲家的好奇;《重庆森林》里何志武对戴墨镜的神秘林青霞的喋喋不休的打探,王菲闯入梁朝伟家;《东邪西毒》里“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另一面”;《堕落天使》里李嘉欣闯入黎明家,并检查他的垃圾;《花样年华》中的圆形窗户;《2046》中梁朝伟对2046号房的窥视,等等。好奇代表的是对他人空间的窥伺愿望,特别是王菲与李嘉欣对他人房间的闯入,表明渴望占有他人的心态。好奇对应的是神秘,如林青霞与王菲的墨镜,以及王家卫自己的墨镜,代表的是对他人的警惕。
◆技法与风格
这部分讲王家卫电影的影像风格、音乐运用、导演手法、段落结构等语言特征。
1.手提摄影、摇晃不安的镜头、停格加印、快慢对比镜头、流云涌动的天空。联想:格斯·范·桑特的《我自己的爱达荷》、《大象》等。
格斯·范·桑特《我自己的爱达荷》与王家卫《旺角卡门》片头电子屏中涌动的流云。
《重庆森林》中的两个特效镜头,主体动作清晰缓慢而前后景倏忽变幻成虚影,强烈的对比凸显人物与环境的格格不入,表现一种落落寡欢的孤独感。
2.集锦、拼盘式的音乐运用。多种音乐元素,包括流行歌曲、怀旧情调与拉丁风格等,形成既前卫又恋旧的奇异风格,这恰是多元混杂的后现代表征。
3.即兴风格,导致经常超支以及时间拖长,常出现赶首映和电影节的紧迫局面。他的合作伙伴张叔平与杜可风也都喜欢“玩”的心态和轻松的创作氛围。有人将这种随意性(包括作品风格,特别是《重庆森林》与《堕落天使》)与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狂人彼埃罗》等国外影片挂钩。注重即兴,导致拍摄时不断修改,想法一再推倒重来,另经常迁就明星档期,也给后期剪辑亦带来麻烦。为前期拍摄的不足,人物的旁白成为重要的剧情连缀手段。
4.段落结构。受南美作家影响。
5.影响。有人说王家卫受谭家明影响甚大;而谭家明谈过,《阿飞正传》受贝尔托鲁奇的《随波逐流》影响。王家卫的作品亦影响了国内外不少导演:如葛民辉的《初缠恋后的二人世界》,刘镇伟的《天长地久》、《大话西游》、《天下无双》,大陆的《苏州河》等,索菲亚·科波拉的《迷失东京》,并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致辞感谢王家卫。
◆明星与类型
王家卫自己说:要走向国际市场,明星与类型是不可或缺的法宝(大意,见《香港电影的秘密》封底)。他亦说自己是个“不太成功的商业导演”。这部分其实是探讨商业与艺术的概念问题。很多人都说王家卫是艺术导演,但也有观点认为他其实深谙商业之道,表现就是运用明星和套用类型片模式,虽则在国内经常失败,但可以保证国外市场。
明星:中国的顶级明星,包括两岸三地的偶像或实力派演员(甚至日本的木村拓哉,美国的裘德·洛等)都曾在王的电影中出现,且任由其摆布,愿意忍受其一拖再拖的拍片风格,甚至可以接受拍了很多胶片到头却被删得没有踪影,如《重庆森林》删了大量林青霞的戏,《东邪西毒》中看不到王祖贤,《春光乍泄》中看不到关淑怡。
类型:《旺角卡门》是江湖片;《重庆森林》与《堕落天使》都有杀手片痕迹;《东邪西毒》是武侠片;《春光乍泄》是公路片;《花样年华》借用侦探片路数;《2046》含有科幻片元素。原因之一是王家卫在香港商业电影环境中长大、受熏陶、耳濡目染,他自己做导演前也写了多部商业电影剧本,类型亦可说是无法割舍的情意结,见《王家卫的映画世界》中对王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