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的十个关键词(上)

标签:
王家卫阿飞正传花样年华重庆森林娱乐 |
分类: 电影 |
王家卫的十个关键词(上)
文/黄文杰
贝尔托鲁奇的《随波逐流》中的舞蹈场面与母子关系的处理据说影响了《阿飞正传》。
(依然只有框架。)王家卫拍摄的第一部英语作品《蓝莓之夜》毫无疑问严重借鉴了自己过往的诸多作品,最相似的便是《重庆森林》,而《重》片也是令他真正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作品。《重》不像《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那样有鲜明独特的香港地域标记,也没有复杂幽微的港人情怀令老外看不明白。至少从表面上看,它的明快、浪漫、时尚、轻巧的爱情小品调子,以及对食物的看重、快餐店意象、女主角爱上男主角却又不敢肯定而要让自己离开一段时间来检验内心的桥段,等等,都被《蓝》不打折扣地承袭了下来。很明显,王家卫在走《重》的老路,这样可以增加《蓝》在海外市场的胜算,同时也是他不太自信的表现。
◆时间与空间
谈起王家卫,人们总是先想到他对于时间的迷恋,因此首部分从他的作品对时间的表现谈起,顺带讲空间处理及人物独特的空间感受。
时间部分:东尼·雷恩称王家卫为“时间的诗人”。其作品常常突出时间的重要性,如旁白刻意道明年月日、节气,以及几乎每部电影都会出现的挂钟或日历表。由此引发两个话题:对数字的迷恋(日期、警察编号、《堕落天使》中黎明的幸运号码1818等)及时间的隐喻(时间常有期限感,与面临香港回归的港人感受相联系;对“一分钟”的心理感受体验,则强调人物活在当下的存在主义式的精神状态)。
《堕落天使》中“这一分钟”的温暖与《春光乍泄》中靠近的心跳。
空间部分:主要包括这样几个话题:1.人物对人际距离的独特心理体验(擦肩而过的缘分、0.01公分、人际疏离);2.人物活动空间的逼仄、低矮、狭窄感(如《阿飞正传》中梁朝伟最后出场的阁楼、《重庆森林》中人潮拥挤的街道、《花样年华》中的过道),传达人物生存的压抑感受;3.人物命运的漂泊感(无脚的小鸟、菲律宾、阿根廷及其最南端的灯柱),是一种无家的感受,石琪说人物的“家”都是租来的、借来的,也表明人物的寻根,这里也包含了香港人对自己身份的迷惑。
《重庆森林》中的擦肩而过的缘分。
◆拒绝与遗忘
这一部分主要是说王家卫所有的电影都在讲爱情,写尽爱情的各种形态:暗恋、多角恋、同性恋、痴情、滥情、背叛、嫉妒、报复、纠缠,等等,较少有正常的恋爱(王菲是个奇怪的特例,她在《重庆森林》及《2046》中两次出演,爱情都算美满)。《东邪西毒》的鸟笼,还有《花样年华》里的前景铁栅栏,都说明人物是受压抑的爱情的囚鸟、囚徒。他们都渴望得到正常的爱,但不懂得怎样去爱,渴望爱情,却又怕受到爱情的伤害,他们拒绝别人,也受到别人的拒绝。这种对爱情渴望而又惧怕的矛盾心理是对人际的不信任及缺乏安全感的表现。错失,因此成为王家卫式爱情的总体标签。
《花样年华》中的铁栅栏前景象征着片中人物是内心充满矛盾、挣扎纠结的爱情的囚鸟。
几乎每个人物都有失恋的经历,但他们又不甘心就此失去,他们面临两种选择:记住与遗忘。记住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记得越清楚越痛苦;选择遗忘,是选择生命中的轻,却陷入花心的沉沦(如周慕云)。王家卫的人物多数无法忘记,越想遗忘越忘不掉,如果他们说忘掉,其实也是假装,如《东邪西毒》里的醉生梦死酒,其实是个玩笑,《2046》到最后周慕云也选择记住,不肯借他的爱情给白玲;少数人物能够逃脱爱情的阴影,如《重庆森林》里的警察663遇上王菲,《春光乍泄》里的黎耀辉摆脱何宝荣,遇上小张。不论遗忘或记住,王家卫的人物始终不会对爱情丧失信心,始终执着追求(如《阿飞正传》里的露露,到了《2046》还在寻找“无脚的小鸟”),不管结局是喜悦还是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