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向西走--走在时光之外5

标签:
杂谈 |
http://s13/bmiddle/55fa8a18gc10364a8f07c&690
第五日.心里的种子
6.2稻城――理塘――措拉,行程240km,住措拉,3700m(黑教小尼姑?)
从稻城赶到巴塘的计划没有完成,由于中午在理塘“长青春科尔寺”误了太多时间,今天我们只走到海子山下的小镇措拉。
在藏区旅行,寺庙是最大的看点。西藏的人文历史几乎就是宗教史,几乎所有文化、艺术甚至风俗的传承都离不开寺庙。正因其涵盖的内容过于厚重,对于时间有限的我们,看寺庙无异于“入宝山空手归”,奢侈得近乎浪费。因此“长青春科尔寺”成了我们出行五天来进入的第一个寺庙。
它是康区最大的黄教寺院,有四百多年历史,整个建筑群坐落在比“高城”理塘更高的山坡上,几乎从城里每一个角落都看得到主殿金光闪闪的屋顶。
站在台阶下仰头看去,主殿上方金灿灿的歇山顶和其上的法轮金鹿都被正立面的藏式平顶遮住了。金色平顶之下是藏红色的檐壁,上面整齐排烈着一颗颗金色柱头,檐壁之下是结白的墙体,红白交接处左右各一方彩绘花窗,黄底雕花窗棂,黑色梯型边框。其下各一洞较小的窗户,开在完全的白墙上,同样形状的黑框,内里的木窗格换成纯然的藏红,不加雕饰。石阶金字塔般一层层收缩,其上探出的门廊被巨大的黑色门帘包裹着,只看得到鲜红的柱脚。门帘是牦牛毛织成的,镶白边,中间缝着精美的白色佛宝图案。
之所以费这大劲写这些废话是因为我太吃惊了,第一次如此细致地观察一个藏区寺庙,发现它竟然那么美,精致和朴拙融合得天衣无缝,布局色彩不可思议地精巧和谐。如果不是大师的心血,就只能归结为神仙的启示了。
http://s15/bmiddle/55fa8a18gc1036450f80e&690
拾级穿帘而入,两排高大廊柱撑起的门廊里全是壁画。柱身红底描金,柱头和天花上繁复精细的彩绘重复着相同的韵律。正面大门两边是四大金刚法王,各抱法器。左手侧墙画的修建寺院时的场景,整面墙上是一片美丽的草地,散落着寺庙经幡僧人道路牛马河流蓝天白云雪山……画面没有视觉焦点,象一堆片断的拼凑,不知道是错觉还是画师的有意为之,视线一直被牵引着向上,象能穿透屋顶看到天上去。
右手侧墙上是六道轮回图,象一只大甲鱼抱着轮盘赌,让人不自觉联想到运气。圆盘中心是鸡、蛇和猪首尾相衔,象征我们贪嗔痴的欲望,外面放射形分成六块,分别描画六道之内的景象。
http://s2/bmiddle/55fa8a18gc10364fea5a1&690
寺僧费劲的汉语和我们越来越多的提问让尼玛忍不住蹦到围栏上,站在我们头顶指点着墙上的天、人、畜生、饿鬼,指点着六道之外的极乐净土,为我们讲解画面上的轮回之苦,描画人生超越轮回的终极目标。
藏族几乎人人都是虔诚的信徒,对他们来说,精神修行是贯串生命始终的。尼玛的讲述充满信心和敬畏,GMi等人听得入神,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这时候佛的种子就已经种下了吧。我是俗人,对精神事件一贯仰视,所以只沉迷于它们的世俗意义。那些画幅和雕塑的现实的美丽、历史的年轮、浓浓酥油味道的异域风格……在殿堂里游弋,我像敦煌盗贼一样眼光发蓝。
大殿里供奉的主尊是谁已经记不清了,好象当时就没弄明白吧。藏传的佛很多,每重殿里都满满一圈,而且每一尊都很重要,不似汉地那般简单明了。花了眼,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只记得有文殊有绿度母,特意找出来的,细细看了。
一个僧人陪着我,前前后后地转。到密宗院,角落里有一个老喇嘛在闭关,特意指给我看,说已经几天不进食了。我赶忙放下DV合掌顶礼。他说没关系,你拍啊。
从来进过的寺庙没有让拍照的,这是第一个,什么都可以拍,百无禁忌。因此对藏密生出更多好感,这才是佛教的精髓,大自在嘛。汉地的条条框框大概取自儒教,其实也是人自找的,不给自己划几个圈圈反活得不自在。
转回大殿之后发现大家都不在了,赶紧出来。这回队长看我自己,没好意思骂,只狠狠瞪了一眼。我赶紧陪笑。
出理塘不久就是土路,翻海子山时已经3点多了,4700米的高度对大家还有一点影响,有两个人吃了尼玛的头痛粉。这几天我们自备的一千多元的药品似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反倒是尼玛的5分钱一包的头痛粉发挥了奇效。
下山路上有极美的海子,在蓝天和雪山的映衬下美如仙境。这仙境叫做措普沟,是两个相连的海子静静的躺卧于雪山之下,转过这仙境便是看上去象烂泥塘但却被叫做318国道的烂路。
http://s2/bmiddle/55fa8a18gc103f83a1841&690
山顶几乎每天夜里都会下雪,阳光热烈的时候雪们溶成水汇成溪奔腾而下.在溪水的冲刷下318变成了烂泥塘,而溪水则变成了黄泥汤,伴着318蜿蜓而下。
我们原计划在措普沟边上晒太阳钓鱼煮东西野餐,把此行最FB的物资沙滩椅给用上。但是下到湖边发现风大温度低,并且志豪等人开始昏昏欲睡的状态证明些地海拔至少4500,因此决定继续下行。
这几天齐志豪同学几乎代替了海拔表的功能,上4000开始迟缓呆滞,上4500所有生命迹象立即停止,不动,不说,不眨眼。所以我们干脆把海拔表让给于迅他们车了。
转过两个弯下到施工路段,路中央一台挖掘机正在清理塌方,溪水就在这些大石头中间冲过路面流到另一则河沟里。
从尼玛称之为怪兽的这机器清理出来的路上小心驶过之后,迎面遇上一队上百辆军车组成的运输队。
在这样的路段遇上解放军的运输队对于驾车者来说无异恶梦,但对于旅行者则是新奇可爱的经历。这样巨型的车队,除了西藏,别的地方遇到的机率小之又小。在与天空如此接近的地方,似乎一切都被放大了,巨大的蓝天巨大的雪山,巨大的草原森林旷野,巨大的自然的力量信仰的涡流。。。。。。这一切对于象我这样的每次超市里买一个苹果半颗白菜的所谓城里人来说,反差大到几乎可以颠覆以往生活的全部经验。
尼玛在川藏路上跑了十一年,依然对这条路充满激情。他对每一个生灵每一处景物都热情友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藏人的淳朴善良和对生活对环境的尊重和敬畏。这几天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试着对路过的人问候“扎西德勒”,对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姑娘挥手大喊“夷姆夷丘拉嘎”――据尼玛说这句藏语的意思是“姑娘我爱你”。从中我们收获了无数感动,我们看到路人挥舞的手臂灿烂的笑脸,看到姑娘们惊喜的眼神,看到车窗外排着队敬礼的可爱的孩子,也看到我们自己内心里不断萌发的新鲜的柔情。
现在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在路边一字排开,向每一辆军车挥手致意。尼玛说他每次看到这样整齐的车队都会对我们的国家生出庄严的情感,深切体味到“祖国”两个字的实在的份量。
兵哥们有的挥挥手报以微笑,有的认真回以军礼。随着手臂一次次抬起放下,胸腔中一种油然而升的归属感让我们终于理解了尼玛的激动与庄重。
有些东西我们不敢爱。因为长久的不敢爱我们以为丧失了爱的能力,但当它某一刻被重新唤起,当我们意识到它从来都在的时候,那种深层的激动所带来的震憾足以让身心解脱了。
车队过尽之后我们继续下山,十几公里路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不知不觉中天色阴沉下来,又下雨了。5点到了山下一个叫“措拉”的小镇上。尼玛说不能再走了,错过这个小镇就没地方打尖了。
位于峡谷之中的这小镇极小,镇头到镇尾不到500米,中间是318泥巴路,两侧脏巴巴的房子除了饭店旅馆就是修车铺。房子后面是山上下来的那条黄水河,再后边山坡上有美丽的绿色植物和漂亮藏房,但是镇里人说里面的藏民品性极差。这地方以前强盗出没,那些房子里的人都脱不了干系。听了这话我们放弃了去藏房里喝杯酥油茶的愿望,继续留在些这烂泥巴中间舒缓连日来的审美疲劳。
http://s16/bmiddle/55fa8a18gc103cdc5c56f&690
晚餐是尼玛的朋友请客,在一家脏巴巴的小店里吃火锅。现杀的大公鸡奇香无比,谁也没料到这么破烂的地方居然能出产如此美味。
镇上最大的旅馆二十元每床,老板拒绝讲价,脸阴得象人欠了他米还了他糠似的。朱朱不服气,非拖着尼玛把全镇能住人的地方走了个遍,最终谈妥一家十块钱一床的店。其实省下来的银子还不够吴洪于迅们砸把金花的,但是这女人发起脾气来哪有什么理性呀。她对被困到这样一个烂地方愤愤不平――前前后后有那么多好地方,哪儿不能呆呢,非赶到这么个烂泥塘里睡觉,把大好时光用来看地中间的泥猪疥狗――要知道这可是川藏路啊。其实她也知道有些地方不安全,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大家都识相不理她,她只好街上找倒霉蛋去。
http://s16/bmiddle/55fa8a18gc1003edf576f&690
吴洪于迅们本打算砸一晚上金花不睡觉的,因为他们平生第一次住到这样的旅馆里,很是不习惯。住在这样的地方当然值得回去吹牛,至于睡不睡觉,那是另一码事儿。
但是高原有高原的规律,不是你想不睡就能不睡的,尤其他们进行的还是脑力劳动,耗氧量大着呢!
所以后来都睡着了。奇怪的是这一次早上起来没有互相揭短,我想他们要么一起睡死了,要么一定是暗中勾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