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节 发宏愿太子隐太和

(2014-10-27 17:59:33)
标签:

玄天上帝

北游记

分类: 玄天上帝北游志传

却说太子魂归净乐,始进水谷,渐复原形。自思:“若无阴阳,岂有昼夜?若无天堂,岂有地狱?前夜见者若邪,则无劝我修行之心,必有思意。”次日平明,国王升殿,太子出朝,奏遇道人事,欲去修行。国王曰:“今者天下妖邪多矣,岂有天仙来凡度人?吾儿不可执迷,江山之贵不享,而慕望外之事乎?决不准汝之奏。”太子又奏曰:“神仙之说,往往有之,修行之事,自古流传,安可不信真言,而昧正道。但他日一旦而逝,无常迅速则何以改前过。乞父王赐臣离宫出家,倘他日功成,则九族可超升矣。”众臣俱伏金阶启奏曰:“幽冥之事,难以准信,太子焉可听道士之言,而弃万乘之国乎?”太子闻奏,如风过耳,半言不听。国王见太子执意要出家修行,心中大怒,即着校尉郑才,将太子囚去冷宫受苦,候其回心,然后赦出。众臣奏曰:“太子初愈,心思向道,亦是为国所求,望我王可出一榜文,倘招得道之士,入宫传道,太子可学道,又可顾江山。却是两全之策。”国王依奏,即出了皇榜。

见国王出榜,妙乐真人即在云端上摇身一变,变一道士。即下凡来,到五凤楼前去揭榜文。次日国王升展,传表官奏道:“有一道士前来楼前揭榜。”国王传命宣进。道士到殿,山呼毕。王问曰:“卿揭孤之榜文,来见寡人,卿今来意,欲为官否?”道士立于金阶云:“常闻汉武帝,爱及秦始皇;俱好神仙术,未逢引境郎。君得闻道者,尚迷不忖量;急别恩和爱,免堕见无常。”

国王听罢大惊,问曰:“卿何人也?”道士曰:“天中人也。”王又问曰:“何以至此?”道士曰:“为君至矣。”王又曰:“为孤何事?”道士曰:“贫道见君久恋富贵,不知回头,闻君立册太子,不日必别人世矣。贫道不忍见闻,实欲指太子免死之路,弃去恩爱,撇富贵,了贪心,则可免死。”王曰:“如得此路,恩莫大焉。乞师明以教我。”道士曰:“如有真心出家,可即太子离殿字拜我为师。”闻言降阶曰:“寡人天下,非卿不能保矣。寡人封卿为一品当朝,拜国师。命随太子陪读。”

妙乐真人先在禅座下坐定。太子自出冷宫。一见道人即时下拜曰:“乞师父指引弟子迷路。”真人曰:“子来矣,可起立于旁,听吾说法。”真即将本来面目,阴阳地狱轮回说了一遍,再将苦行、坐忘本身修炼,又说一遍。太子俯伏拜谢。真人又曰:“可对天受戒。”太子即对天跪下。妙乐真人又代太子受五戒,取道号玄元,讲经说法。不出一月,真人曰:“汝果有真心出家,此处非修行之所。”玄元太子曰:“既非修行之所,安能脱身而往他处乎?”真人曰:“汝若肯去,离城有八十五里之太和山,那里可以行修。奈何汝今被父囚禁在此,某谅难以脱之。不若从父之命,弃却修行,早作脱身之计。”太子曰:“弟子自从幸遇师父,心无变异,虽死不从父命,倘父将某苦禁于冷宫,有死而已。何肯悔言而听父乎?弟子情愿弃江山出家。”既如此,若需相助,当起好香,当天祷告,必如汝愿,真人道毕驾祥云腾空而去,又在半天传曰:“吾去矣,君不进来,天宫无位。”

不觉光阴易过,转眼玄武下凡净乐国已十五年矣。一日,国王升殿,众臣朝罢。国王曰:“孤今年六十有八,年亦老矣,懒治国政。孤欲退入养老宫,太子堪为一国之主。孤今传位于太子长生矣,”遂亲捧国玺,宣太子。却说旨入东宫,左右遍寻储君,不见踪迹,唯留书一封曰:“绣锦江山焉舍别,养育恩情不忍弃;犹恐稍迟无常到,割脱凡尘免着迷。儿臣不肖,难统王位,惟寻幽谷,炼务修行。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皇后见书,昏绝于地。校尉急入殿郑才奏国王说:“不见了储君。”国王大怒,斩了郑才,十分烦恼,有文武赵全、孙越、冯元、王龙、王荣一班臣子,出班奏曰:“我主若要寻回太子,可出下榜文,于四方张挂,有人知太子者奏知,赏金千两,留得太子者加封官职。”国王依奏,即出下榜文,于路上各处张挂。忽一樵夫姓陈名春,住在太和山下,日前见一人,同一道人入山中去。今闻朝中不见太子,出有榜文,自料前日见者,必是太子,去揭榜文,奏知国王。

一日国王升殿,传奏说:“太和山樵夫陈春见太子,揭榜来见我主。”王命宣进,山呼毕,王曰:“卿既揭榜见孤,曾见太子否?”陈春曰:“小民日前见一人,同一道士入太和山去,臣思是太子,特来奏王。”王曰:“汝既见二人入山,汝可引路,孤即今指挥汤伯,校尉黄钟,同五百金甲,将卿为引路官,去太和山寻见太子,回来重赏。”陈春谢恩出朝,同指挥等直往太和山进发。入山中,见太子头梳阴阳角髻,端然坐在石壁之下。众军向前山呼,太子并不发一言,默默而坐。汤伯吩咐金甲将向前去扯太子回朝,只见一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自北方而来,对面不能见人,沙石乱纷纷撒将下来。金甲将大惊,同汤伯等抱头掩耳,走回朝中。

次日国王升殿,汤伯同陈春、黄钟入见,国王问曰:“卿等到太和山,曾见太子否?”汤伯奏曰:“臣到武当,果见太子坐于岩壁之下。小臣吩咐金甲将向前去请太子回朝,太子半言不答。一霎时间飞沙走石而来,对面不能见人。臣等只得走回,奏知我主。”国上听罢,怒曰:“国之不肖,生此逆子,左右排驾。侍寡人带御林军三千,排驾接征此逆子回朝。”皇后奏曰:“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我王勿迁怒,育此逆子,臣妾之罪,臣妾自往寻找太子”国王依奏,遂传下旨意,吩咐大小官员,各带好香,一路焚点。又吩咐驾前指挥李通、吴进,带三千御林军保驾,直至太和山。众臣得旨,吩咐一队队整齐队伍笙箫鼓乐缓缓而来,直抵太和山下,满山寻之不见。后去到一处,四面青松,左有鹤舞,右有猿吟,有一大石壁,深八丈余,涧水忽涨。不能前进。只见一剎时间,风云大作,对面不见人。一阵狂风,不见皇后。

却说皇后至一地,但见:青山隐隐石壁,柳绿飘飘奇花;四周山色胜玉,真乃神仙造化。里有一座,只见太子坐在团上,不似人形,骨瘦如柴。皇后向前看见,相抱大哭,无不伤感。皇后曰:“本宫等领国王旨意,特来接太子车驾回朝。”玄元曰:“未离国则可,今者谁家慕道,安敢忘法而归俗,天地无私,若有一念不静,可不自取其罪乎?”皇后曰:“本宫闻人子出家学道,先蒙不孝。今者太子执意不回,国主老矣,又无再裔即位,昼夜忧心。倘有危时,则何人可为披麻执杖者?又何人可为嗣位之主乎?太子安保不被卿啄之议论,众口之公谈乎?如此则太子学道未成,而不幸之名则先成矣。”玄元太子闻母后之言,忍不住腮边下泪,亦言曰:“父王无子即位我亦知此久矣。曾问我师,师云,我有妃子香娘,今岁当生一子即位。母后回奏我父,不必忧虑,儿已誓愿修道,请母后回朝罢。倘得天从人愿,他日入道,则我父母皆成正道矣。如其不然,事由天定,亦不能保其议论也。倘他日有皇子长成嗣位,亦赖母后管教。”皇后知子意已决,又曰:“吾儿在此修行,当用数百人为保驾,本宫方才放心。玄元太子笑曰:“吾在国,知有此躯,出家则不知矣?何用保驾?”皇后曰:“茶饭谁侍?”太子曰:“饥食青松,渴饮甘泉。”皇后曰:“本宫怎能看着你吃这等苦”太子站起身来欲走,皇后紧拉衣襟不放,太子拔出宝剑斩断衣襟离去,衣襟化为两座衣袍山,只见一剎时间,风云大作,对面不见人。一阵狂风,将太子不知吹去何方。云收雾散,皇后一看,不见太子。皇后大哭。皇后泪如雨下昏绝于地,皇后滴泪成池,众臣寻得皇后,回朝不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