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轩辕剑第九部《云之遥》(第十八章第三节)

(2011-08-15 09:05:46)
标签:

谭文启双龙

文化

文学

小说连载

玄幻

轩辕剑

云之遥

徐暮云

曹叡

赵云

芝茵

分类: 轩辕剑系列

舒莞儿笑道:“嘿~你们终于来了吗?我们都等得不耐烦了——”

徐暮云马上说:“大家戒备——”众人便摆开架势,护住曹叡。徐暮云看到在舒莞儿的身边又多了一个黄衣汉子,还有几具战斗甲胄,便喝问道:“你又是何许人——”

那黄衣汉子抱拳道:“在下乃大汉首席机关师——黄汉卿是也!身边这位则是我娘子舒莞儿——娘子她夸你们本事不错,连我所设计的战甲也非对手——因此在下希望能留下诸位性命!诸位身手如此了得,何苦担任曹贼的爪牙走狗?还请诸位明辨大义,弃暗投明,投效我大汉王师——如此才是忠义之道!”

曹叡道:“哦……背弃曹贼,效忠大汉吗?不过除了忠义之外,降了有什么好处?大汉那边,醇酒美女有无比曹贼那儿更多?有的话,也许我们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徐暮云怔道:“兄长,你在胡说些什么啊——”

舒莞儿道:“我就说,不可能劝降吧……既然不降,就必须赶紧收拾他们,以免横生枝节!”

黄汉卿依旧有些犹豫,他说:“不,让我再问一次吧……”于是扬声再说:“你们听好了——曹氏一族身为臣子,却大逆不道,篡位夺国!我们北伐乃是为了消灭逆贼,重振大汉,以彰天道大义!诸位若愿背弃逆贼,一同效忠大汉,则忠义之名将永流青史,千古颂扬!若继续充当篡位逆贼的走狗,则徒留万古骂名——此事黑白是非分明,一得一失,差以千里,还请诸位认真考虑!”

徐暮云却怒道:“胡说什么——分明你们入寇我们,如今竟还满口胡言?要动手就来啊——正好能以实力见真章!”

舒莞儿道:“夫君,这些匪类冥顽不灵……别再和他们多费唇舌了!我们早点儿收拾他们吧!”

黄汉卿也只好道:“好吧——既不愿降,那我也不须勉强!不过我倒想在他们丧命前,亲眼见识见识他们能耐!你们上,去试试他们的本事——”

说完,他指挥身边的战甲士兵一同杀上。这次除了先前所交过手的士兵外,还多了两具更加厉害的战斗甲胄士兵。这两具战斗甲胄士兵能发射炽热火焰作为攻击,好在徐暮云他们这一边有芝茵这个法术高手在,芝茵以“太阴”法术,用玄冰来抵挡火焰的攻势,化解了几道烈焰,而久悠、兰茵则以凌厉的剑招把其他的战斗甲胄解决掉。徐暮云则提起剑气,挥出一记强大的剑招来,这记剑招一下子贯穿了那两具战斗甲胄士兵的身体,把两具甲胄同时肢解,连里面的士兵也被分解成碎片,散落在地。

黄汉卿见到他们的身手后,不由称赞道:“确实不错——没想到,曹贼那边竟也有如此人才!”

徐暮云道:“谢了——接下来就轮到你了!”

黄汉卿道:“不急,请诸位抬头看看……”话音一落,只见四周雾气尽散,在他们的上方出现了许多汉兵的埋伏,全是清一色的弓箭手,已经用数百弓弩瞄准了他们,徐暮云等人登时大惊失色。

只听对面的高处有人说道:“终于可把这些雾弄走了,真耗法力——”

黄汉卿回答道:“辛苦了,季楚——先拉我们二人上去吧!”只见绳索扯动,黄汉卿和舒莞儿已经被扯离此地,落到众人对面的山崖上。

徐暮云等人看到这般阵势,便道:“莫怪他们谈笑自若,原来早有埋伏——”

曹叡道:“这下不妙——对方居高临下,只要一放箭,我们一眨眼间全得踏入冥途了!”

就在这时,在那山崖上,一位白袍白甲的白发老将到来,黄汉卿等人急忙见礼道:“赵老将军,您来了?”

来者正是赵云,他说:“是否已照我吩咐,将栈道全数焚毁?”

黄汉卿道:“是,已全遵照您所吩咐烧了!”

赵云道:“很好——栈道既已烧毁,曹贼除非插翅,不然暂时别想通过褒斜谷!”

黄汉卿道:“我们还引诱到几个想刺探我方动向的细作,不知您是否有兴趣看看?”

赵云点了点头,就与众人一同走到崖边,往下边一看,便说:“这些人,就是前来刺探我军动向的细作?”

同样地,徐暮云等人也看到了上面的情况,曹叡道:“喔,又出现一位白发的老将军……他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那位名将赵云吧?”

徐暮云道:“赵云……真的会是他吗?”他心里不由想起:“若遇到赵云,不可伤害他……这是爹吩咐的……但没想到……我们却要在他手下丧命了……”

这时,曹叡高声道:“敢问老将军,您可就是赵云?”

赵云道:“没错——正是大汉镇东将军,赵云!”

曹叡道:“你可别唬人了——这是不可能的!蜀寇西线溃不成军,岂有身为东路统帅,自己亲自断后之理?”

舒莞儿道:“你们未免太小看我们赵将军的为人了!赵老将军正是让其余部队先平安撤离,自己亲自留下来,冒险断后——”

赵云道:“为了能让大军平安撤退,很遗憾,必须让你们命丧于此——准备放箭!”

众军马上拉满弓弦,扣紧弩机,准备放箭,但黄汉卿却道:“赵老将军,不知能否尽力招降他们?方今北伐战争用人之际,若能劝其归附大汉,将是我方一大助力。”

赵云道:“哦……连你都如此推荐,想来对方实力的确不同凡响!他们应不会肯降——但你不妨试试!”

黄汉卿便道:“感谢赵将军!”然后又再扬声道:“我再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问你们——可否愿意归降我们大汉王师?”

听了黄汉卿之言,曹叡便道:“如果不降,你们就要放箭射死我们吗?”

徐暮云道:“兄长……这应已是最后通牒了,我们该怎么办?”

曹叡便陷入寻思,久悠道:“我们大家既然来前线,都有必死之觉悟,请曹大人不必多虑。”

曹叡低声道:“是我托你们带我前来,我不能牵累你们!死了便全无机会……不如先诈降脱离眼前险境,之后再凭诸位本事杀出即可!”

徐暮云道:“诈降吗……”曹叡点了点头,然后便高声道:“你们听好——我们愿降了!”

黄汉卿一听,即时喜道:“呼……总算愿降了吗?”

岂料舒莞儿却道:“夫君——且慢!他们只不过想诈降罢了——”

“什么?”

“夫君,你忘了吗——自小我耳朵灵敏过人!他们讨论时的字字句句,我都听在耳中!”

“他们刚说些什么?”

舒莞儿便大声道:“‘是我托你们带我前来,我不能牵累你们!死了便全无机会,不如先诈降脱离眼前险境,之后再凭诸位本事杀出即可!’我有说漏什么字吗?”

舒莞儿的一番话,让众人大吃一惊,曹叡咬牙道:“哼——想不到,你耳朵还真灵敏!”

舒莞儿道:“曹贼,你们诡计既已被识破,如今有何遗言要说?”

曹叡道:“那我说了——入寇贼匪,败军之师,竟还敢叫我堂堂大魏战士归降?你们蜀寇割据边疆,妄称正统——该归降的是你们吧!今日我们宁可痛快一死,也不会向你们屈膝!”

舒莞儿怒道:“够了够了——我们根本不需再对这些走狗手下留情!”

眼看着身后的火已经烧近,上方又是汉兵的包围,下面则是深渊,徐暮云心中着急:“不好,后方栈道的火也已烧过来了……下面又是万丈深渊——我们如今无路可逃!如果我当初坚拒身为天子的兄长一起跟来,那就好了!柏乔……若如今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

就在这时,赵云下令道:“射,事后让他们予以厚葬!”黄汉卿抱拳应命,他无奈叹息一声,然后举起手来,下令全军准备放箭。

徐暮云急道:“可恶——难道真要命丧于此!”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兰茵突然运功,以右手贴在徐暮云的背上,把功力注入他的体内,使他的剑气再度提升起来。

与此同时,黄汉卿的手一挥,汉军便乱箭齐发,徐暮云催动剑气,划出一剑,化成一个罩网般,把所有的箭都挡住了。这道剑气绽放出的金光,异常夺目,连山上的赵云等人都连忙用手遮挡眼睛。

徐暮云已经因为剑气的提升而失去了神智,他的手赫然化成一把剑般,挥出一道强大的剑气,直轰山上。费庭急忙把赵云拉开,运起法力,迎挡徐暮云的这一记剑气。

但是这股剑气太强了,费庭终于也抵挡不住,被排倒在地,而剑气则直冲向后面的赵云,赵云急忙提运真气,舞动手中银枪,硬接此招。两人的力量硬拼之后,赵云身后的山头被轰塌了,而且连他的银枪失手坠入了万丈深谷之中!

 

过了一段时间,徐暮云从昏沉中醒转过来,发现已经身处于异地,他说:“呃,这里是哪里——刚才怎么了?”

曹叡道:“贤弟刚刚使出剑气,劈断了那位赵云身后的一整座山头——我们趁乱用绳索垂到溪谷下,总算平安逃出来了!”

徐暮云惊讶道:“我劈断山头?我没这印象啊?”

久悠道:“是真的,我们都亲眼目睹了!徐公子,你剑气既如此惊人,平日怎都不看你多加运用?”

徐暮云道:“我的体内确实有股突发的剑气……但我从不能自由驾驭它!”

芝茵道:“徐公子必是因为方才生死交关,一时心急——才能一口气激出那股潜藏的剑气!不过徐公子的剑气又比两年前更加丰沛了……你说对不对,我的兰茵好姐妹?”说着就向兰茵瞄了一眼。兰茵忧愁地低下了头。

曹叡接道:“托你的福,大家总算逃过一次死劫!”

徐暮云道:“奇怪了……我们当真平安脱险了?”

久悠道:“是啊,徐公子怎么如此说?”

徐暮云道:“方才瞬间,我的心神似乎一片空白——你们所说的一切……我委实一点印象也没有。有一种好不实在的感觉——”

芝茵道:“徐公子也许是因为一次耗去太多剑气,心神虚弱,才会对方才之事毫无记忆。此地仍然危险……我们还是快快找路,返回长安吧!”

徐暮云这才点头道:“嗯……”众人便立即动身离开此地,而在他们远远的身后,一头金色的狼注视着徐暮云,目不转睛!

 

由于赵云亲自断后,吩咐邓芝先带部队徐徐南撤,因此汉军东路部队,是本次北伐中损失最小之部队。然而,在断后时所遭遇之震撼,却让这位七旬老将印象无比深刻——

他深深体悟敌人有如此高手,大汉也须有所准备,方能来日对抗如是强敌——

这件事,也就是后来大汉特殊部队“飞羽”成立之滥觞……

而诸葛亮在返回成都后,上书深深自责……他自贬三级,坚持辞去丞相之职,以右将军名义代行丞相职务……诸葛亮认真整理阵亡士兵清册,一一抚恤,钜细靡遗调查所有将领功与责。由于赏罚分明,汉军终于得以走出阴霾,士气再次凝聚。

前锋街亭失守,导致大军溃败,统帅马谡罪咎难逃——诸葛亮向来欣赏马谡谋略,两人见识契合,常竟夜深谈,十分契合……由于诸葛亮有意栽培马谡,才独排众议,越过魏延等名将,拔擢他担任前锋重任——

然而此时此刻,北伐丧师辱国的惨败责任,无可逃避地横亘在眼前——以法家立国的诸葛亮如此也只有狠下心,挥泪斩马谡,以明军纪。

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他坟墓前祭奠……他流泪痛哭,在他的坟前,承诺代他抚养马谡家人子女——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第一次北伐出师大业,在败战阴影下黯然落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