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门(十八)

(2009-09-28 17:28:14)
标签:

历史

谭文启双龙

文化

小说连载

杨门

分类: 历史小说

第十八回    杨延德劫牢 双龙谷解围

 

且说孟良逃离双龙谷之后,便赶到了五台山上,杨延德听说有人来求见,便前来相接,但是延德并不认识孟良,便问:“汝来寺中,有何高论?”

孟良道:“小人孟良,乃杨巡检部下,镇守三关。盖为北番犯边,本官与其交战,不期中了敌人之计,被困于双龙谷,外无救应,粮草将尽,特遣小人来求师父,出力相助。”

杨延德道:“我出家之人,岂可复临阵相杀乎?且戎伍久荒,武艺俱废,纵去亦无益矣。君可往汴京,求救于朝廷,庶不误事。”

孟良道:“此去京师,程途遥远,知他几时出兵?望师父念手足之情,亲劳一行,以救众命,便是活佛出世,万勿推辞。”

杨延德道:“去则容易,奈我战马已死,少一匹骏骑,难以果行。”

孟良道:“师父若肯相救,小可即往寨中取得马来。”

杨延德道:“吾所乘骑,最难中意。除非八王千里风、万里云二马,若得其一,则可前行。”

孟良道:“此亦没奈何,小人只得星夜入汴京,问八王借得来用。”

杨延德道:“若有是马,当胜番兵矣。”

孟良便道:“我这就去取。”说完,孟良便即拜别杨延德,飞奔下山。杨延德则仰望长空,默默道:“六弟,你要坚持住啊!”

且说孟良连夜赶路,直把马也跑得虚脱了,总算赶回了京师,然后便立即来到八贤王府,可是守卫不让他进入,孟良无奈,便唯有乘夜潜入府中,终于得见八贤王,向他道明来意,说出借马的请求。

八贤王一听,便犹豫道:“借马?别事皆可,惟此二马,吾看之未饱,岂肯借人临阵哉?不必再说,决难允许。”

“这……”

“不必再说了,下去吧。”

孟良只得叹息一声,回身而去。八贤王心里疑惑道:“此人未曾蒙面,且相貌凶恶,未知真假……可万一是真,需得派人查查。”

孟良离开王府之后,便回到无佞府,把情况告知太君,佘太君悲道:“吾夫君率诸子为朝廷牺牲,今只有六郎一人,能承父志,今又为番兵所困,倘若有不测,使我倚靠于谁?”

杨九妹道:“母亲不必深忧,既哥哥有难,儿当同孟良前去救援。”

佘太君道:“汝去最好,边庭之事,须宜谨慎。”

杨九妹应喏一声,孟良与九妹出了厅来,便对九妹道:“请小姐先出京师,于二十里之外等候,小人今夜往八王府中,偷得其马,即来相约。”

杨九妹点头称好,二人便分头出发。

孟良再次来到八王府前,他偷偷来到王府的后院位置,翻墙而入,然后便探寻马厩所在。不想这王府大得很,而且道路迂迴曲折,就像迷宫一样,孟良费了许多工夫,才找到马厩的所在。马厩周围并没有人看守,孟良潜入马厩内,便偷得千里风,然后翻身上马,狂奔而出。

家丁急报与八贤王,说有一壮士乘千里风走出东门而去,八贤王惊道:“必是孟良用此计较也,快……快牵万里云来!”家丁急忙领命去办。

且说孟良乘着“千里风”,疾赶出城,他得意地说:“哈哈,果然是匹宝马,跑得可真快呀!”

可是来到一片荒郊树林前,突然听见后面传来呼喝声:“逆贼留下马还我,饶汝性命。”

孟良回头一看,只见八贤王正乘马从后飞赶而来,不由惊讶道:“不好,八贤王追来了!他骑的是什么马,腾云驾雾似的,难道是那匹万里云,早知道就偷它了。这可如何是好?”当他走到一片松林前,马上有计于心:“哈哈,有了!将千里风推落泥泽中,再躲入松林里……嘻嘻。”想到这里,他便勒住马,然后跃下地来,再把马牵到林前的一片泥泽中,自己则纵身跃到松林里躲藏。

不一会儿,八贤王追赶上来,看见千里风陷在泥里,急忙翻身下马,走上前道:“此贼莫奈何,生支节推落泽中,且待从军来到,救起而去。”

却在这时,突然一道人影从松林中疾跃而出,一举落在“万里云”的鞍上,然后便向八王道:“八王休怪,吾借此马,退番兵便送还矣。”说完,纵骑而去。八贤王急道:“哎呀,中计!”

回说佳山寨中,杨八姐与寇准等候救援,但见孟良迟迟未回,急得尤如热锅上的蚂蚁般。这时,杨九妹率先抵达,来到帐中,便问道:“怎么,孟良偷了八王爷的万里云去请五哥,还没到吗?”

杨八姐一见是九妹来到,便喜道:“九妹,你也来了!孟良他……”

话犹未了,就听见孟良的声音传来:“哈哈,我来啦,我来啦!”就见他大步走进帐来,并脸带笑容道:“你们看谁来啦!”

只见在他身后又有一人揭帐而入,杨八姐一见,便欣喜道:“五哥!”

杨九妹也喜道:“五哥终于来了!”

二人一同迎了上前,杨八姐道:“五哥,自从你上五台山之后,怎么也不回家看看呀?”

杨九妹道:“五哥,全家想你想得好苦呀!”

寇准这时道:“诸位,先救出杨将军要紧,有话以后再慢慢说。”

杨延德也道:“寇大人说得对,大家先商量一下救人的办法。”

于是,大家便各自入座,商量营救之法。忽然有军士慌张地来报:“报……番兵阵前悬出杨将军首级!”

杨延德闻言,大惊失色:“什么?吾弟遭困,为番兵乘虚所杀,此理有之。九妹,你去看看是真是假。”

杨九妹当即应道:“我这就去!”便快步出帐。

过了一会儿后,就见杨九妹悲恸跑回来,哭拜在地道:“果……真是六哥,呜……!”

杨延德登时如五雷轰顶,说道:“本为来救吾弟,谁想已遭擒戮,真乃杨门之不幸也。”

孟良这时道:“五将军,此事可疑。当日小人离双龙谷之时,本官部下尚有许多人马,即被其杀,岂无一人走漏者乎?此事未可便信。”

杨延德听他这么说,即时省悟道:“的确可疑,我来时夜观星象,知吾弟无恙。今得一人通知消息才好。”

孟良便道:“小可复入谷中,体探动静。”

杨延德道:“得汝去极好。”孟良便立刻拜辞众人,出发赶往双龙谷。

杨九妹接道:“孟良既去,小妹亦往左近访问其事。”

杨延德道:“汝去须用机密,勿被敌人测破。”

杨九妹道:“自有方略。”便也出发而去。

又过了数日,军士又来禀报:“报……杨九妹被辽人识破,关入幽州大牢了!”

杨延德惊道:“什么!六郎近闻无事,如今九妹被系狱中,当先设计救之。”

寇准问道:“将军有何妙计?”

杨延德道:“幽州右控西番,实唇齿之邦。吾诈作西番人马,前去相助,萧后必信,从中举事,可救之矣。”

寇准道:“此计极妙!”

于是杨延德与寇准、杨八姐点起一支人马,然后乔装成西番兵马,便开赴幽州。

萧太后听闻西番有援兵来,立即命令开城迎入。杨延德单独进宫拜见萧太后,萧太后道:“有劳将军,跋涉风尘不易。”

杨延德道:“西番国王以娘娘与南军交战,胜负未决,特遣臣部兵相助。”

萧太后喜道:“呵呵,传旨设宴。”

杨延德推辞道:“军情紧急,臣明日当出师以破宋人。”

萧太后则道:“远来疲乏,尚待数日而行。”

杨延德才答应道:“谢太后!”

杨延德的人马安下营来后,便与寇准、八姐商议救人之策,他说:“如今已经混入城内,吾事济矣!”

寇准道:“将军,吾已探得天牢所在,今晚便可行事,免得夜长梦多!”

杨延德道:“没错!大家做好准备,即刻出发!”

到了半夜,全军换上夜行衣,便迅速来到天牢前,只见门口守卫不多,杨延德一声令下,便和八姐当先杀出,一举闯到牢门前,不等守卫反应过来,刀光狂闪,便把守卫悉数剁翻在地。然后,众人一拥而入,闯入牢中。

可是牢内的守卫比牢门却要森严得多,里面起码也有千余人马,看见有人劫牢,便立即赶来拒挡,杨延德、杨八姐二人率众杀敌,两人更是大发神威,直把守卫杀得哭爹喊娘,死伤无数。

他们一口气冲杀了几重牢房,最后在最里面的牢房中找到了杨九妹的踪影,杨延德挥刀劈断牢门的锁,一脚把牢门踢破,便呼唤:“九妹!”

杨九妹从地上跃起道:“五哥,你们终于来了!”

杨延德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得赶快离开这里!”

杨九妹点头称好,杨延德把一柄单刀交给她,然后一同冲出牢来。可是又有一批守卫赶来,包围二人。杨延德和杨九妹便并肩杀敌,二人痛杀一阵,才突围出来。

一路冲到天牢的中部,与杨八姐等人会合,再奋力冲杀出去。而寇准正在牢外接应,一见众人冲出牢来,他便率部杀出呼应,大家合作,把从后追来的守卫杀散,然后按照原定路线,杀出幽州而去。

回到佳山寨,九妹对延德道:“谢五哥相救!不知六哥情况如何了?”

杨延德道:“嗯,孟良潜入谷中就再也没回来,可不要出什么岔子!”

寇准道:“吾观萧天佑在谷外扎了无数营寨,将谷口团团围住,想必杨巡检还在。”

杨延德道:“言之有理,不过也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立即出兵。”于是便点兵出发,赶往双龙谷支援。

此时,杨延昭已得孟良的通传,正苦候援军,但是等了几天,仍然不见援军到来,便向孟良问:“孟良,五弟怎么还没到啊!”

孟良道:“可能出了什么事,我看也快来了!”

杨延昭又问焦赞:“焦赞,粮食还剩多少?”

焦赞道:“只够三天了!”

杨延昭不由眉头低沉:“这下可不妙了!”

正在这时,萧天佑又下令进攻,于是大队辽兵翻山杀进谷来,杨延昭急忙传令全军准备迎战。忽然,孟良在山头上看见远方有烟尘翻滚,立即道:“远处好像有烟尘,莫非是五将军来了!”

果如孟良所言,正是杨延德等人领兵赶到,杨延德远远看见谷口盔甲刀枪森森,知道有重兵把守,定有一场苦战,但是救人要紧,也不便细想,遂传令全军急行,杀奔双龙谷。

萧天佑接到探子来报,说有宋军支援到来,便马上派出一拨人马去截击五郎的人马,双方在狭窄的山林道上展开厮杀,五郎挥动一柄蟠龙棍,如天神下凡一样,无人能挡,加上八姐、九妹奋力杀敌,这些辽军竟然也挡不住他们,被他们一举冲杀过去,向双龙谷的谷口靠近过来。

耶律第纵马来截五郎,五郎暴喝道:“不想死就快让开!”

耶律第道:“休出狂言,要死的是你!今日让我送你和杨延昭一起下地狱相见!”便抡刀杀上。杨延德双臂一抖,蟠龙棍即运转得有如风车般,狂卷起来,竟把耶律第的刀势封住,不等耶律第变招,杨延德催棍顺势向上击去,结果一招便把耶律第吞噬,只听连声惨叫响起。耶律第登时身中十余棍,打得体无完肤,倒下马来,一命呜呼。

杀散了耶律第的人马,援军就进入了双龙谷中。此时,杨延昭已化解了辽军的第一波攻势,并且帅部向前移动,与援军会合。

兄弟重逢,六郎激动地说:“五哥,你终于来了!”

五郎道:“六弟,你没事就好,快将这些粮草发给兄弟们吃,再随我杀出重围!”

于是杨延昭便集合全军,然后一同吃了五郎援军带来的粮草,顿时全军士气大振,体力回复。等吃饱了肚子之后,五郎、六郎等猛将在前面开路,全军一同杀出谷来。

黄威显引部赶来截击,孟良一马当先杀出,怒喝道:“滚开,好狗不挡路。”

黄威显道:“好大口气!”就与孟良交战,谁知道两人仅交马一个回合,黄威显就被孟良大斧一挥,劈去了半个脑盖。辽军惊见主将仅一合便被斩杀,吓得大乱,被宋军掩杀一阵,便溃败而退。

萧天佑得知杨延昭已杀出谷来,不由怒道:“你们这群笨蛋,怎么让杨延昭跑出来了,快拦住他啊!”当即调动营中精锐骑兵,迅速出击,截击杨延昭等人。

虽然面对强大的契丹骑兵阻击,但是杨家将人人奋勇当先,而且他们都是武艺高绝之辈,纵然在千军万马中,依旧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直把辽军杀得人仰马翻,挡者必毙。

杨延德与萧天佑相迎,大喝道:“萧天佑,再不退兵,取你狗命!”

萧天佑道:“哪里来的和尚,不知死活!”

说罢,萧天佑挥起狼牙棒,猛地向杨延德扫来。杨延德抡动蟠龙棍,全力应战,两人就在阵中来回厮杀,连战十余回合,萧天佑也被杨延德的勇猛所震慑,于是使出绝招,一棒砸来,可是杨延德提棍一挑,便化解萧天佑的招式,并顺势一棍向他头顶轰来。谁知道萧天佑头上金光一闪,竟把杨延德的棍给震开了。

杨延德吃惊道:“萧天佑的头顶金光灿起,竟然毫无损伤!”

萧天佑得意地说:“呵呵,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杨延德心中猛然省悟:“对了,师父曾说番邦萧天佑,铜身铁骨,刀斧不能入,留下降龙咒一篇,嘱咐交锋则诵之,待我念动此咒,看是如何?”于是默念咒语一遍。

萧天佑不知他在做什么,便抡棒再次砸来,可是杨延德突然双眼激张,提棍向前戮去,结果一下子攻破萧天佑的棒法,并顺势一棍点向萧天佑的胸前。结果萧天佑胸口中棍,被震得一阵巨痛,吐出血来。萧天佑失惊道:“这……这不可能!竟然把我打伤了,难道破了我的金钟罩?”

接着,杨延德乱棍挥击过来,萧天佑招架不住,急忙虚晃一招,拨马就走。

杨延德欲追,却已被十余骑辽兵上前挡住,掩护萧天佑退去。杨延德也不想在此纠缠,便舞棍杀开一条血路,六郎领兵紧随其后,很快就杀出了重围。

萧天佑因被破了金钟罩,不敢再战,于是领兵撤退返回辽国境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杨门(十七)
后一篇:杨门(二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