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历史(九)三国亡晋崛起

(2007-06-28 12:04:06)
标签:

文化

谈历史

谭文启双龙

人文/历史

文学/原创

历史

分类: 谈史论今
 

三国的历史仅有几十年,几十年后为晋所灭,晋朝一统天下。晋朝的统治者是司马氏,他们是汉朝的名门,司马懿更是魏国的开国元勋之一,而且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如果没有司马懿,魏国早就为诸葛亮所灭,所以司马懿注定是诸葛亮的克星,司马氏也注定是一统天下的王者。

三国中最先被灭亡的是蜀国,蜀国的灭亡在上一篇已经说过,是因为诸葛亮错误的决策和遗令,使蜀国埋下灭亡的伏笔。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其志,率领蜀国将士继续崎岖而漫长的北伐之途,九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而且不断的攻伐也使得蜀国国库空虚、兵疲将乏。这时候,魏国看准时机,派出邓艾、钟会两路人马,分道进攻蜀国。邓艾、钟会是当时魏国最有能力的将才,加上蜀国的疲软,根本抵挡不住两路大军的进攻,姜维在前线苦战之际,邓艾则抄最险要的剑阁栈道从后袭取蜀国都城,姜维在这个危亡时刻,便想先行诈降,再保存实力,徐图后计,于是便降了钟会,助钟会进军成都。

钟会在姜维帮助下,赶到成都,略施小计诬陷邓艾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把他父子捉拿,可怜邓艾灭蜀大功就这样被小人诬害,不得善终。

蜀后主刘禅率文武大臣降魏,魏军进驻成都,蜀国宣告灭亡。但是姜维还不死心,便怂恿钟会占蜀中称王自立,钟会为人野心极大,果然动了心,但是司马昭早有防备,加上钟会手下的大将都对钟会不满,便和司马昭派来潜伏钟会身边的人一同联合起来,于一个夜晚发动兵变,将钟会诛杀,姜维在这场兵变中也因力战而死。姜维一生秉承诸葛亮遗志,可惜他与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身先死。而钟会、邓艾二虎相争,最后两败俱伤,使魏国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司马氏完全拢断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蜀后主刘禅被押送到魏都,以降臣身份受到司马昭的款待,司马昭故意在筵席上试探刘禅是否真心降服,没想到刘禅竟然“乐不思蜀”,司马昭便放下心头大石,让刘禅领了封诰,便安度余生。刘备一生英雄,没想到生下如此一个愚不可及的儿子,终令蜀国二世即亡,白费了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一番心血。

蜀国灭亡后,便轮到了魏国。其实魏国在曹睿去世后,大权已经开始旁落,皇帝只是一个傀儡。当时,曹爽与司马懿争权,司马懿用计把曹爽一族诛灭,把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司马氏手中,曹氏天下已经名存实亡。虽然,后来两代的魏帝都想除去司马氏这块大患,可是两次政变失败,两代魏帝均得不到好的下场,到了司马懿次子司马昭掌权时,立曹奂为帝,曹奂庸碌无能,司马昭官至晋王,实际上就是魏国的“皇帝”。司马昭的野心已经显露无遗,故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的成语流传,但是司马昭知人善任,平定文钦、毋丘俭之乱,又用钟会、邓艾灭蜀,更用计使二虎相争,最终两败俱亡,司马昭在谋略上颇有乃父之风,而且他的狠比司马懿更甚。

不过,司马昭并没有急着取代魏国称帝,他仿效魏武帝曹操,自己绝不篡位称帝,而是把这个责任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昭在灭蜀后不久便病逝,继承晋王之位的是儿子司马炎,司马炎的才干在司马昭的儿子中是最出类拔瘁的,由他继位,人心所向。司马炎继位之后,第一时间便逼迫曹奂退位禅让,曹奂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这个傀儡皇帝匆匆忙忙地写罢退位书,便宣告下台,魏国正式灭亡。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天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图谋进攻东吴,但是东吴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借着长江天险,是不容易攻取的。当时,晋的大都督羊祜与东吴的大都督陆抗既是对手也是知交,他们互相承诺,对方在位一天,绝不侵犯。

可是东吴自从孙权去世以后,经历几场政变,国内局势不稳,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更是一名暴君,动不动就残杀大臣,多少忠良进谏,触怒孙皓,都招来杀身之祸。陆抗也是因此被罢官,孙皓在位时,被杀的大臣多达数十人。

陆抗一去,羊祜便向司马炎提出攻打东吴的建议,但是朝中众臣却一致反对,说现在还不是攻打东吴的时候。司马炎耐心等候,羊祜抱着遗憾而终,他临死时举荐了门生杜预接替他的位置。司马炎重用杜预,终于休养生息多年后,晋军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尤其是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水师,于是司马炎毅然下达伐吴的命令,杜预等一众大将驱动大军南下。

东吴已经没有可与晋匹敌的猛将,结果晋军势如破竹,最后一举攻占东吴,直逼吴都,东吴的大臣不忍看见生灵涂炭,便把孙皓缚了,开城献降。晋军进城,秋亳不犯,接受东吴的投降。至此,三国灭亡,晋朝一统天下。

不过,晋朝的帝皇大多是平庸无能之辈,尤其经过了贾后专政,产生“八王之乱”后,晋朝更迅速堕落。所以晋朝在短短的百余年历史中,分成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在东晋时期,整个中华大地还分裂出十六个小国,这十六个小国都是胡虏外族组建的国家,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

在风雨飘摇的晋王朝中,其实也出现了不少历史知名的人物,如书法家王羲之、诗人陶渊明等,还有著名的大将祖逖,都是晋朝杰出的代表人物。但是晋朝的无能,被五胡十六国逐渐吞食他们的领地,到东晋时,晋朝只能退守到江东,依靠半壁江山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对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