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帝王(十七)崇祯帝

(2006-11-18 08:21:24)
标签:

论帝王

谭文启双龙

人文/历史

历史

文化

分类: 谈史论今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位帝主,登基时只有十多岁,但是他并不像兄长天启帝那样受制于阉党,反而行事雷厉风行,迅速把阉党消灭,重揽大权。
    崇祯也是一位亲力亲为的皇帝,事事关心,可是他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他的心胸太狭窄了。
    天启帝在位时,后金国王努尔哈赤兴兵进犯,明朝边关频频告急,督师袁崇焕在宁远大破后金军,努尔哈赤在战阵中受了重伤,回国不久就病死。那时候,袁崇焕威震边关,成了明室的一道屏障。
    后金继位的是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他创立了满清的国号,正式称帝。皇太极深谋远虑,智计过人,知道要除袁崇焕这一心腹大患,必须从其内部着手,于是派人到明朝内散布谣言,有些和袁崇焕过不去的大臣上奏崇祯,崇祯果然起疑。崇祯一直都对袁崇焕手握重兵十分担心,担心他会作乱,现在听到这个谣言之后,心中更惧,于是便降旨召袁崇焕回京。袁崇焕不敢抗旨,便立即回京,一回到京师就被打入诏狱,详加调查。
    谁知道,这个时候,袁崇焕的部属在边关听到这一消息,便立即发动兵变,要求崇祯释放袁崇焕。崇祯无奈,只好派人劝说袁崇焕写信去劝边关将士。袁崇焕也不忍看到同室操戈,就写信去劝部属停止兵谏。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死期不远了。
    当然,崇祯怎会容得袁崇焕如此猖獗,现在连边关将士也只听袁崇焕号令,一旦袁崇焕起异心,谁能歇止?于是,崇祯冠以通敌之罪,使袁崇焕惨死。袁崇焕一死,皇太极便挥军进犯,一些袁崇焕旧部遂向皇太极投降,宁远失守。
    后来,又有卢象升督师抗敌,也曾大败清兵,不过换来的却是跟袁崇焕同一下场。这时,崇祯身边出现了杨嗣昌等谗臣,使得朝政更加不堪。国内更是动荡不安,有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又有张献忠、罗汝才等,四面八方,使得明军节节败退。正是前门有虎,后门有狼,明朝在内外交困之下,终于不保。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杀尽后宫妃嫔及子女,然后登上煤山自缢,临死前他还口口声声自称“非亡国之君”。可是,崇祯先后把两大擎天之柱袁崇焕、卢象升处死;把朝政委于杨嗣昌等人。试问,崇祯是否真的没有亡国之责么?
    崇祯亡国,是事实证明,他到死也不肯认错,只能说明他不是一个明君,明朝亡国,他需要承担的责任最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