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定国安邦
(2014-06-17 17:05:59)
标签:
古代历史三国司马懿 |
分类: 三国历史 |
司马懿定国安邦:司马懿退隐后,曹爽就执行任人唯亲,专制独裁的政策,对异己派别的压制逐步加强,从曹爽执政祭祀的情况可以看出他把亲自己的派系大臣都祭祀,异己的都排斥,就是亲己的也是以亲疏排序,自己父亲排第一,从前的相国钟繇甚至排在太常桓阶后面,担任过相国的华歆也用他最后担任的太尉,竟然排在左右将军后面,不顾太尉是三公远在征镇之上。更惨的是异己,太尉贾诩、满宠,司徒董昭、陈矫、韩暨,司空赵俨、崔林等很多三公都没祭祀地位,更别说其他征镇将军。这是对已故的功臣态度,对现实朝臣的态度同样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曹爽为了打击削弱司马氏,拉拢司徒卫臻,让他代替司马孚任尚书令,还想和他联姻,都遭到卫臻拒绝,结果立即被疏远,卫臻和刘放、孙资同时逊位。卫臻是司马氏的姻亲,他的司徒职务照例由司空高柔继任,司空应该由太常王肃继任,像太常韩暨、高柔继任司徒、司空那样,但就因为王肃反对曹爽乱政,曹爽坚决不让王肃继任,先让司马懿的旧部徐邈继任拉拢徐未果,然后就让方镇王凌担任,想把王凌调离淮南召入朝解除兵权。结果王凌也不吃那套,接受司空后就不入朝,还把曹爽派的文钦以贪腐罢免送回朝廷,曹爽又任命文钦更高的官重新派回,互不相让。朝廷此时已经严重分裂,更严重的危机是曹爽的严刑峻法,曹爽的长史原本是曹睿为他选的孙礼,就因为孙礼劝谏他就被判刑五年,言辞怨望就判五年,曹操都没这么严酷,其他罪可知,著名的杜恕因为弹劾轻罪被判死刑,更是打击报复,他废黜孙礼后的长史应璩也劝谏他,不敢直说,就写诗,与曹爽弟弟写文章劝谏相仿,亲近的尚且那么畏惧,其严厉可知,很多人同情曹爽软弱是可笑的,应璩的劝谏诗在当时非常流行也体现了人心。在技术发展上,曹爽也不重用马钧,执政到这种程度,贤才山涛归隐,羊祜不出山,国家已经没有前途。司马懿确实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不论为朝廷还是为自己,为亲戚都必须推翻曹爽统治。在司马懿夺权后两年多,司马懿竭力团结朝廷多数,昼夜为百姓操劳,体恤民情,任命王凌太尉,任命孙礼为司空,任命郭淮车骑将军,恢复孙资骠骑将军,广树胜己,即使原本曹爽集团的,夏侯玄任太常,是三公候补,文钦也升前将军。司马懿与诸葛诞联姻,巩固了朝廷内部团结,逐渐恢复曹魏实力,任命选拔的邓艾等人才也逐渐成长,原来旧部王昶、胡遵、郭淮等都成为边庭重臣。高柔、王观、卢毓、郑冲、王祥、何曾等都成为朝廷重臣,这些人都远强于贪腐集团,能得到人民拥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