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懿首战诸葛亮的史料

(2013-09-12 10:33:38)
标签:

历史

古代

三国

军事

分类: 三国历史

司马懿首战诸葛亮史料分析:司马懿首次与诸葛亮交战情况主要有《晋书》、《汉晋春秋》、《资治通鉴》和《三国志》等记载,其中《晋书》的记载最详细、可信,这是南朝齐时记载,虽然也记载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等对司马懿不利的内容,但对战争整个过程描述最详实,是研究那次战争的最基本史料。《晋书》是南齐臧荣绪创作,不存在他和唐朝替司马懿吹捧。其次是习凿齿《汉晋春秋》的记载,内容也很详实,仅次于在《晋书》的记载,两书在战争总体进程和结局都相仿,即司马懿入关中后,不仅成功解除北方轲比能的威胁,还亲自帅军到达祁山与诸葛亮对阵,最终迫使诸葛亮败退没有丢失一寸领土。仅仅在作战的描写上有些差异,两书都记载了司马懿到达祁山解救被围的贾嗣、魏平后与蜀对峙,《晋书》记载两军交锋蜀军损失万人,《汉晋春秋》记载两军交锋,胜负模糊没明确谁胜,但从记载贾嗣等言语看,习凿齿显然是记载蜀人的描述,贾嗣等刚被救出不会对司马懿那种态度,张郃地位都不敢那样对司马懿说话。而且明显用“公畏蜀如虎”,也不是通常魏军称蜀“敌、寇、贼”的称谓,是蜀人的用语。可见习凿齿用春秋笔法两存的态度,在措辞中用蜀“赴拒”等,从记述上更倾向于司马懿取得胜利。《三国志》的记载仅是诸葛亮粮尽退兵,魏庆祝胜利给将领增加封邑。陈寿本人接受张华撰写《晋书》的托付,在《三国志》中极少描写司马懿经历,是准备在《晋书》再详细描写的,在《三国志》以诸侯割据为主要描述对象,记载此战最简略。在最后成书的宋朝《资治通鉴》中,对这次战役记载也简略,大略结果仍采用《晋书》、《汉晋春秋》内容,但是在宋朝已经形成对蜀汉推崇的社会舆论,苏轼记载当时《说三分》都喜欢蜀国,宋朝上下对诸葛亮的推崇早已超过了实际。司马光尽管是史学家,但不是军事家,对战况的分析在没有此战详实史料的情况下,必然受社会舆论影响,对《汉晋春秋》模糊两存的记载,他最终选用了蜀人的记载“畏蜀如虎”和魏军败,这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司马光本人又推崇诸葛亮的忠诚,在不影响最终战局条件下记载他取得战术小胜也是可以理解,宋朝起已经竭力宣传、提高诸葛亮形象,仅有苏洵父子与何去非等客观地批评诸葛亮,称赞司马懿的军事战略思想。从大的战略方面评论,司马懿与诸葛亮首次交锋不仅挫败蜀军与鲜卑联合攻关中计划,完成曹睿守住广魏郡保障与凉州联系的要求,甚至收复渭南汉阳郡、解了祁山之围,在局部战术交锋中即使按蜀人记载损失三千,仍是巨大胜利。况且即使诸葛亮的战术小胜,从军事能力和战术部署上分析看,仍是不可令人信服,按照诸葛亮指挥马谡的情况和总是分兵的缺点,确定习凿齿两存的记载中,认为司马懿取得战术胜利也是完全可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