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汉与羌族的永初战争

(2013-05-01 11:23:11)
标签:

历史

古代

东汉

战争

分类: 古代历史

东汉与羌族永初战争:东汉建立初就开始与羌族战争,只是在汉匈战争的掩盖下不受重视罢了,东汉名将马援开始主要也是与羌族战争,34年、35年与先零羌、36年与参狼羌的战争马援等都获胜,连续的战争可见战况的激烈。到匈奴分裂在汉军联合鲜卑打击下瓦解后,与羌族的战争才逐渐凸显出来。东汉把降服的羌族强制迁徙到北部边塞和关中扶风、天水等地,到光武帝末年不仅参狼羌攻武都,连守边塞的羌族移民都在光武帝去世后起义,57年守边的羌族和烧当羌起兵攻河东等地,被马武击败,之后汉明帝十多年统治中汉羌没有打仗,到陇西关中主力前往西域后,羌族再次起事。77年烧当羌攻陇西、金城、汉阳等地被马防镇压,86年烧当羌迷吾反汉,杀傅育,被张纡派司马防平定,由于张纡杀降为傅育报仇,导致羌族叛乱蔓延,这时期汉军主力用于匈奴,窦氏执政建功西域,迷吾子迷唐帅大批羌族从北方返回陇西、河西走廊。汉和帝时迷唐多次反汉,但汉军平定西域后镇压了羌族。106年西域反,朝廷仅征调数百千羌人西援,但羌人“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又厌征战而起义,掀起了东汉规模最大的一次汉羌战争。这场战争,与永和年开始的战争是汉羌历时最长的战争。由于这是首次大战,同时又与匈奴、乌桓、鲜卑等战争、再修坞堡最艰苦。汉羌永初战争是汉和帝时期积累的民族矛盾造成的,当时朝廷无备,郡县对手拿木棍门板当矛盾的羌人都畏怯,纷纷逃避。邓骘到战区后,原本按计划集中的五万军队也没到齐,仓促上阵连战不利,尽管最严重败仗仅折八千,但没能阻止羌军向东部、南部发展。加上两年来严重的地震、水灾,民心不稳,也有很多汉人参加起义,109年南单于、鲜卑、乌桓也乘机联合攻汉,东汉统治面临亡国。危机情况下,朝廷起用司马苞、杨震、李郃等得民心和进步地主阶级挽救危局,通常把汉安帝时期称作东汉最后辉煌,把邓太后称贤后,也是指领导渡过东汉最危险时期。最初用移民避羌效果很差,百姓流离死亡,甚至作乱。后来逐渐改修坞堡防御,羌兵一度攻入河东、河内,深入赵魏地区都被阻击打败,迫使羌军退往关中,只能向南、向西发展。在战争中汉军的战斗力也逐渐增强,从退避羌军,到即使少量军队也敢作战。征西将军司马钧仅八千人也能取得初战胜利,同样永和战争当征西将军的马贤能统领十万。永初战争汉军主要将领还有邓遵、任尚等,至118年平定羌族叛乱,为124年第三次通西域打下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