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在东汉
(2013-04-30 15:02:15)
标签:
历史古代东汉司马氏 |
分类: 古代历史 |
司马氏在东汉:司马氏在东汉前期不受重视,与司马迁家族与王莽新朝关系密切有关。加上汉明帝贬低了司马迁民主思想,执行专制反动文化政策,对司马氏采取排斥态度。诏令班固修《汉书》贬损司马迁,宣传官方恢复肉刑舆论,甚至编造司马迁被下蚕室。但东汉政府自己都没想到恢复肉刑和把宦官都改成阉人让东汉政府不仅像西汉被外戚控制,还造成宦官专权的双重恶果。在班固写《司马迁传》时,没有详细客观记载太史公、中书令制度情况,现在只能从《汉书》其他传记和志书中了解,但是可以知道司马迁当时社会影响力很大,司马氏在西汉是主要世家。所以到汉安帝的外戚邓氏掌权时,司马氏已经重新在东汉政府中具有重要地位,公元114年当时太尉就是司马苞担任,司马钧还是大将军邓骘的从事中郎。八年后由司马迁女婿杨敞的后人杨震担任太尉,司马氏在东汉政权发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其实在班固写《汉书》时虽然贬低司马迁,但当时军事环境是东汉与匈奴交战,李陵的后人在草原控制坚昆,很多又在鲜卑中,东汉政府需要与鲜卑、坚昆联合,已经为李陵平反能夸奖其英勇,对荐举李陵的司马迁也不敢太贬低。在司马苞去世后,曾担任征西将军、左冯翊的司马钧也被冤下狱自杀,数年后邓氏失势,不久杨震也被陷害遇难。司马氏在东汉主要是在汉安帝时期兴盛过一段时间,也是东汉最后兴盛的时期,以后就是外戚和宦官乱政、禁锢党人的黑暗时期。在东汉的司马氏还有章和元年打败西羌进攻的将领司马防,他是张纡的从事。还有在东汉西域的将领司马达在公元151年打败匈奴的呼衍王,维持东汉在西域的统治。总体说司马氏在东汉也是功勋不少,地位不低,影响力不像一般人认为的无所谓。但是从官方总体上是排斥司马氏,京兆太守司马防(与张纡幕僚同名)荐举曹操时已经是太守,让曹操也反腐败,做了些好事。到董卓西迁时司马防仍仅是治书侍御史,他为人严肃正直,显然成为腐败集团排斥对象,官职反而下降,不会拿钱买官。董卓专权时重视名士能与司马朗父子交往,但也不重用,是司马朗后来割据温县投奔曹操的主要原因,司马朗是曹操亲信主簿,还是汉末九州行政区中的兖州刺史,执掌曹操的龙兴之地。司马直是东汉著名清官,他不愿盘剥百姓,拒绝朝廷太守的任命,即使朝廷少收他买官钱也不就任,自杀死谏朝廷腐败,皇帝感动得为此暂停敛财。司马氏总体上在东汉的名声挺好,作为重要士族,没有残暴、贪腐的名声,司马钧善战受冤值得同情,司马直清廉忠君值得尊重,司马防、司马达也是有功勋、才能,这些历史人物加上太尉司马苞都在历史上不受重视没有传记,造成司马氏在东汉没有影响无所谓的误解。司马氏爱护百姓受到人民爱戴的影响力正是曹操用来笼络人心的基础,重用得民心爱护百姓的人自然会有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