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史之乱前期

(2012-10-09 18:11:35)
标签:

历史

唐朝

战争

战略

杂谈

分类: 古代历史

安史之乱前期:尽管潼关战役让唐朝损失了主力,唐玄宗被迫迁蜀,但叛军贪图劫掠财物,也没有追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时,唐朝的战略形势基本稳定下来,尤其是唐朝最著名的战略家李泌的到来,基本控制了战局的发展。李泌针对战局提出的战略方针:派李光弼牵制史思明,派郭子仪去牵制安守忠,唐肃宗帅主力到扶风,威胁长安迫使叛军往来援救,疲惫敌军,一年后让建宁王在塞外攻范阳,断绝叛军退路,仅两年就能平叛。唐肃宗虽然没采纳他正确的战略,导致战争持续八年,但执政用人和团结内部的政策基本都听从李泌的意见,苗晋卿、崔园、房琯、崔涣等任宰相。肃宗急于收复两京,甚至请回纥助战攻两京,远比不上李泌提出的让建宁王帅回纥在塞外攻范阳有利,也危害了中原百姓的利益。安西四镇和河西、陇右等地部队与朔方军总共十多万。而叛军方面,由阿史那从礼率领的五千同罗军北上朔方脱离长安,这是对叛军的沉重打击,同罗军战斗力最强,潼关战役包抄后路导致唐军溃散的就是同罗骑兵。这五千人到朔方后自立发展到数万,很多归降了唐军。九月肃宗让郭子仪攻同罗军,不如招降同罗军或利用同罗叛后长安混乱全军攻占长安。可让回纥去攻同罗、范阳,避免其入中原作战,与同罗的战争耗时三月,开始还不利,联合回纥才取胜杀三万俘一万,其中同罗仅三千,严重削弱了郭子仪部。在郭子仪主力攻同罗期间,十月房琯攻长安失利,十一月同罗战事结束。757年正月叛军内讧安庆绪杀安禄山,叛军围攻颍川、南阳、睢阳,安庆绪让围攻太原李光弼的史思明回范阳,改由蔡希德指挥。二月肃宗主力进驻凤翔,不听李泌建议让耐寒的众胡东北出塞攻范阳的意见,派郭子仪攻河东,派郭英乂等战武功失利,李光弼大败蔡希德解太原围。四月李光弼为司徒、郭子仪为司空,东线颜真卿虽然入朝廷,但他派贾载运物资补给安东都护众军,王玄志派董秦、田神功等渡海攻占平原,加上张巡、鲁炅、薛愿等长达一年的坚守,阻断叛军南下道路,都牵制叛军行动。潼关战役后的半年多时间中是唐军恢复稳定时期,尽管没有采纳帝师司马承祯的徒孙李泌战略,主力攻范阳用最短的时间平定叛乱,但是唐肃宗仍把奏章文书都托付他处理,实际让他带领宰相治国。以李光弼、郭子仪、李嗣业、王思礼、仆固怀恩等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也形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安史之乱初期
后一篇:安史之乱中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