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与太和二年战事
(2012-09-07 16:35:46)
标签:
历史三国战争司马懿杂谈 |
分类: 三国历史 |
司马懿与太和二年战事:司马懿被派往荆豫镇守主要是因为这里重要的战略位置,荆州是唯一蜀吴能联合对北方攻击的地区,需要同时防御两国。而且这里距离洛阳最近,周瑜对孙权也指出应取襄阳图北方,是孙权统一天下战略的首要地区,他也一度将首都设立在武昌,作为攻击襄阳北伐的基地,诸葛亮也曾在隆中对里制定从荆襄配合关中两路北伐的意图,随着司马懿驻防荆州,不仅诸葛亮没能利用孟达配合关中两路北伐,孙权也放弃了周瑜从襄阳北伐的战略,迁都建业割据江东,只能象征性攻击合肥北伐了。司马懿被后世评价是挽救曹魏的名臣也是因为首先在荆州地区挫败蜀吴北伐洛阳和中原的意图,这点从太和二年的战事发展上表现得最显著。司马懿从227年底首次出战挫败孙权、诸葛瑾攻襄阳、江夏起,就已经威震天下,以致连孟达都说只要司马懿不来,诸将他都不在乎。孙权在随后一年中也没主动北伐采取防御态势。太和元年基本没战事,各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大打,直到年底孟达叛乱开战。太和二年正月上庸战役同时,诸葛亮也北伐和攻西城,孙权也乘机派兵北上攻木兰塞,魏国可以说惊心动魄,陷入在多条战线作战的窘境,在风头浪尖同时与孟达、蜀吴三方作战的就是司马懿,要是加上他仅有一月粮食的条件,这场战争的凶险可想而知。司马懿最终是度过了危机,保住了荆州,也挡住了蜀吴向洛阳进兵的通道。太和二年诸葛亮年初北伐陇右,在年底还攻打陈仓,也是他北伐战斗最频繁时一年就两次北伐。太和二年吴国不仅攻上庸,还与曹休进行了皖城战役,从五月打到九月,司马懿先是计划攻夏口被改攻江陵,随后被诏令驻军,这次战役以曹休惨败告终。司马懿这年不仅打胜了上庸战役,增加了邓贤、李辅、姚静、郑他等数员将领,也俘虏上万叛军,招降七千蜀军,实力大增。他都督荆豫的部下张郃也在陇右获胜,贾逵救了曹休,可以说司马氏集团声望提高也让曹睿即感激又担心,感激司马懿挽救了曹魏,担心其势力扩充。曹休病故后又成了他的难题,大司马照例应让曹真继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