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懿与魏伐吴

(2012-09-04 09:53:11)
标签:

历史

三国

战争

司马懿

杂谈

分类: 三国历史

司马懿与魏伐吴:司马懿在荆豫地区,其西面是曹真控制的关中,东面是曹休控制的两淮,在228年初配合西部挫败诸葛亮首次北伐后,他在魏国的声望提高,去朝见曹睿时,他和曹真有战功但都没升职。曹睿却问他蜀吴两国应该先攻哪?曹睿的态度是明显的,曹休是嫡亲任最高职务大司马,可是让你和改姓曹氏的曹真打胜仗风光了,托孤时曹真职务中军将军也高于曹休征东将军,可是却让曹休任大司马。此次不提升曹真和司马懿就是这个原因,司马懿立即明白了皇帝的态度,表示先让防御吴国的曹休南征,得到曹睿赞许。司马懿同时献策伐吴战略,他不仅是单纯迎合曹睿的态度,也是以实际情况做出谋划,首先曹丕南征时准备的大批战船不能长期闲置;其次孙权定都武昌对他治理地区威胁最大,离都城洛阳也最近;而且曹真与他当时是姻亲,若他主张配合曹真伐蜀会引起曹睿的猜忌,因此也倾向伐吴。司马懿提出的战略谋划是杰出的,他主张让曹休表面向皖城运动吸引孙权主力,等孙权主力东移后,他率军沿汉水直接攻夏口,夺取孙权都城武昌,切断吴国后渡江。这一战略基础是截断长江上游与下游的联系,也是以后历代统一江南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每次统一都没有放弃这一原则。曹睿同意让司马懿配合曹休作战,但是对司马懿提出的战略放弃了,按照司马懿的战略,主角是司马懿去攻打孙权都城,曹休成了配角去吸引敌军,这是曹睿不满意的。他把司马懿提出的两路进兵,改为三路进兵,开始虽然让曹休出皖城,确实把孙权和陆逊等吴军主力吸引到皖城附近,只要让司马懿向夏口,就能实现司马懿的战略,但曹睿把司马懿改为配角,没让他向夏口、武昌,而是让他转向江陵,同时把司马懿都督的豫州刺史贾逵也划归曹休指挥。结果造成了战略错误,司马懿一出动孙权和陆逊就意识到了上游的危险,但被曹休牵制在下游,急于要摆脱不利局面,让周鲂诈降诱骗曹休向皖城,与孙权主力立即决战。曹休不听贾逵的劝说,曹睿又把贾逵分出攻东关,从司马懿战区又调到曹休的东面,让曹休孤立向皖城进发。司马懿向江陵本来就不如向武昌,因为干旱水浅向上游行动慢,还被曹睿诏令驻军停止前进,最终使整个战役以曹休被骗深入大败而告终。战后曹休与贾逵因为矛盾都病死了,孙权虽然胜利也畏惧司马懿没留在武昌,迁都到建业当皇帝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