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懿的求学经历

(2010-08-26 11:00:44)
标签:

历史

三国

人物

求学

杂谈

分类: 三国历史

司马懿的求学:司马懿年少就有忧国忧民的志向,与杨俊、崔琰等杰出士大夫交往,受到他们的赞许。他的父亲担任过是治书御史,负责文化工作,精通《汉书》,司马懿的家学渊博,年轻时依然外出游学,当时天下乱,他不顾危险、艰苦在外游学的毅力也是令人敬重。他最有名的老师是当时颍川的胡昭,两人是半师半友的关系,胡昭与荀彧、郭嘉、陈群、钟繇等都属于颍川的士大夫,曾经推辞了袁绍、曹操的征辟,在陆浑山中隐居,为人品行高尚,受到百姓爱戴,战争中兵荒马乱时,军人都相约称他是贤者,规定不去攻略他居住的地方。史书记载胡昭与司马懿有故交,知道周生要杀他,不顾辛苦亲自到渑池截住周生,劝阻他,周生开始不从,胡昭竟然哭诉恳求,终于使周生同意,他还不放心,要和他立誓才罢休。这表明他和司马懿应该是生死之交的情意,才会这样关心他,或者是司马懿对他有救命之恩,否则像胡昭如此高洁的君子不会为了司马懿这样的布衣冒险犯难。胡昭在天下稍微安宁后,迁居宜阳,后来司马懿的亲家杜恕也曾前往拜访胡昭,两人交谈,杜恕对胡昭也非常尊敬。正始年间,骠骑将军赵俨、散骑常侍荀顗、钟毓、太仆庾嶷、弘农太守何桢等都推荐他,朝廷以战争没有终止平息,表示要等战后再说,韦诞反驳才同意,但直到嘉平二年司马懿执政时才前往征辟,不久胡昭病逝,终年八十九岁。与胡昭关系密切、荐举他的,几乎都是司马氏集团的,胡昭大司马懿约二十岁,司马懿与胡昭这样的君子交往、求学,对他有的才能和品行有重要影响。赵俨入朝任骠骑将军是在正始四年,是曹爽集团执政开始,他和众人荐举胡昭被长期拒绝,朝廷直到嘉平二年司马懿执政时才派人去征辟胡昭,也体现了曹氏集团对司马氏集团的压制。曹操知人善任还能征辟胡昭,到曹魏末期对胡昭的态度也体现了当时曹氏集团政治的衰败。司马懿以长子名“师”,次子名“昭”,不知是否有纪念胡昭的含义,但是从他对胡氏的重用、信任看,对胡昭是有感情的。晋朝建立设书法学,在众多书法名家中,以钟繇和胡昭的书法为准,这样推崇胡昭,也耐人寻味的。司马懿的求学经过尽管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司马懿的思想倾向道家文化,主张“盛满者道家所忌”,他也非常敬老爱民,尊敬田豫、常林等,在辽东解除上千六十长者的兵役。司马懿是荀彧作为海内人才向曹操荐举的,应该与荀彧也有亲密的关系,司马懿常年游学结交天下英杰,也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影响力,否则曹操也不会允许胡昭归隐,而竭力要逼迫司马懿任职,司马懿求学经历是他社会关系的缩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