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2010-05-25 04:54:14)
标签:

历史

晋朝

民族

晋藩

杂谈

分类: 晋朝历史

晋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晋朝在实行了优待少数民族政策同时,对少数民族人才也是重用提拔,不是采取民族歧视的政策,当然有的汉族贵族有民族偏见,有的少数民族贵族有割据意识,这也是产生民族矛盾的重要原因,晋朝尽管对有野心的分裂分子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总体上执行了进步的民族政策。以对待氐族人为例,晋朝关中地区氐族李特兄弟就被任命为将军,后来封侯爵。李特等流民在蜀中与当地百姓和官僚冲突被杀,其子李雄有群众威望,被氐族分裂者胁迫、影响割据分裂后,也没有造成严重的民族仇恨,即使割据的李雄都表示对晋朝是拥护的,晋朝依然奉行民族平等、优待政策,李特的孙子李玝因为哥哥被李雄的儿子杀害,逃亡到晋朝,依然被优待,任命为巴郡太守,后来平定蜀中后,也优待被俘的李势,封归义侯,晋朝执行的政策是文明、进步的,也是仁义的。西晋时期执行的优待少数民族政策,不仅规定的赋税比晋人低,而且还以远近为标准,远的还要进一步降低,有大量少数民族成员在朝廷任职,这也是对兄弟民族中的优秀人士给予政治待遇,西晋还封鲜卑贵族为代王,在今天内蒙古地区建立的晋藩属国,长期使用代国封号,直到南北朝时期。氐族的仇池杨氏也被封骠骑将军,直到晋朝灭亡,其首领依然忠于晋朝。在东晋建立时,史书记载的十位主要拥戴大臣中,少数民族将领就占了四位,包括段匹磾、慕容廆、段眷、段辰,他们都是在北方的晋朝官员,控制了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我们现在不能像古人那样崇尚皇权,把当上皇帝的都神话,推崇名位,而不是依据社会生产力、国家制度、民族关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的实际情况去分析研究古代历史。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首先是要以民主观念,把爱护百姓,仁义正直的人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仅仅为了崇拜皇帝,误解历史人物。更荒诞的是以当皇帝时间长短来评价皇帝的优劣,有的盲目崇拜某个姓氏的皇帝,仅仅认为历史是皇帝或者某个姓氏创造的,而丧失了历史唯物主义,忽略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或者是对历史人物有偏见,不看他对人民的态度,不看他的历史作用,仅仅因为历史人物的某些好的品行就把他异化,一好百好,甚至因为写了些好诗,绘画好等个人才技就盲目推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晋朝时期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中,少数民族首领任君主的有不少,但是本质依然都是民族联合政府。这些国家体制不同:有的是亲晋帝制,有的是晋藩天王体制、有的是晋藩公国等。只有少数的对晋朝敌视的态度,有的国内也是亲晋势力占主导优势,两晋时期的民族冲突主要不是因为晋朝有民族压迫政策,主要是民族分裂者造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孙权封吴王
后一篇:晋朝的护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