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朝的护军

(2010-05-26 06:42:15)
标签:

历史

晋朝

制度

护军

杂谈

分类: 晋朝历史

晋朝的护军:护军最早起源秦朝的护军都尉,汉朝也称护军中尉,汉高祖以陈平为护军中尉,汉武帝时恢复为护军都尉,隶属于大司马。到曹魏时期,曹操设立护军、领军两个新职务,由韩浩任护军,史涣任领军。护军负责中军事务,也称为中护军,到魏初时开始负责军官的选举,类似于现在的总政治部主任。曹魏时期护军隶属领军,到晋朝时不再隶属,成为重要的军事职务,东晋初期一度废置,不久恢复。晋朝资历高的称为护军,资历浅的称中护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受命出征时设立参军。从护军的发展情况看,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护军已经不再属于尉官,单独成为军事职务,在朝廷中军的中护军、护军将军为三品。与都督相同,护军也作为名号。晋朝初期护军还是仅次于都督的给将军的加衔,都督一般是给刺史级别的加衔,为二品官职;护军一般是给郡守级别的加衔,为三品官职。也是派遣出征的常用官职,例如在《晋书》武帝本纪中记载在晋朝建立初期,派遣的主要出征护军有:在泰始六年,让尚书石鉴以安西将军,都督秦州军事,与奋威护军田章出征,是二品都督与三品护军联合出征。也有让护军单独出征的,比如咸宁五年让讨虏护军马隆出征凉州,这也是晋朝建立初期著名的战役。护军将军作为有独立作战指挥权力的高级将领,本纪还有咸宁三年平虏护军文淑指挥攻打叛军等,在晋朝初期是与都督同样,掌握军事指挥实权的官职。护军在当时已经取代了校尉作为掌兵权的标志,而校尉则成为荣誉职务。马隆后来就是先后担任平虏护军和征虏护军,指挥作战,封赏是封县侯,加授东羌校尉。在晋朝初期只有专职的校尉还是具体执掌军政权力,比如长期在西域设立的戊己校尉等,也不是单纯的军事职务,还兼有行政职权。护军在晋朝初期战事频繁,往往规模不大的战争,朝廷不便于任用都督,派高级将领指挥的中等规模战争,就派遣护军指挥,但是其重要性却并不低于都督,因为应对频繁发生,时叛时降,出现在不同地域,规模不大的战争是晋朝初期的特点,派遣既有权威,又有地位,又不会兴师动众的军事将领,任命护军出征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护军指挥部队一般都在十万左右,与指挥数十万的都督在地位上虽然有差距,但是品级的差距并不大。晋朝最著名的护军是马隆,他从低级官员被任命为五品官员的武威太守,带领三千人出征,功勋显赫,被任命为讨虏护军、平虏护军,封县侯三品官员,成为高级官员的经历也令人赞叹。晋朝的护军中除了马隆,还有文淑、田章、姜护、令狐盛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