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朝的祖先

(2009-08-26 23:39:40)
标签:

历史

辽朝

杂谈

分类: 古代历史

辽朝的祖先:《辽史》记载的辽朝祖先相对笼统,涉及契丹人祖先的起源也模糊不清。但是大致也可以从其他历史资料与《辽史》参照、对应,得出一个轮廓。契丹名称最早出现在晋朝,《晋书》中对于契丹人的记载主要是在辽东,契丹是鲜卑人分支,慕容氏攻打宇文部时,也攻打契丹人,此时的契丹已经是独立的部落。在五世纪初前后,契丹已经开始依附于北燕冯跋政权,契丹首领被冯跋封为归善王,并且开始强大,能和后燕的慕容氏政权对抗。《辽史》本纪记载契丹人祖先是出自炎帝,最早建立的是审吉国(本纪一),源自炎帝的观念是宇文氏的《周书》,而契丹人耶律俨自认祖先是轩辕氏,契丹人还流传着奇首可汗和他的八个儿子是契丹人的祖先,他的八个儿子建立了八个部族的传说。《辽史》的部族表一记述时采纳了《周书》的观念。史书中关于审吉国的详细资料缺乏,隋唐之际时契丹人的首领是大贺氏,这是契丹人在唐朝初期建立的政权,分为八部,有四万骑,臣属于突厥。贞观初归附唐朝,突厥上书要交换背叛的契丹,遭到拒绝。唐太宗时期契丹首领被赐姓李氏,设置松漠都督府,羁縻契丹人。到武则天时期契丹人开始攻掠中原,一度甚至攻占冀州、幽州,势力扩张很快,在唐朝和突厥的联合攻击下,才有所衰弱。唐玄宗时期,首领失活重新归附,唐玄宗诏复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松漠郡王,许和亲。辽朝建立者阿保机的祖先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此时契丹大贺氏中衰,迭剌部的雅里立遥辇氏的阻午可汗,玄宗时契丹举兵十万大败安禄山的军队。契丹人在唐朝的影响力已经很大,唐朝著名将领李光弼就是契丹人。耶律俨纪云,“太祖四代祖耨里思为迭剌部夷离堇,……大败范阳安禄山于潢水。”一般都认为始祖雅里立遥辇氏,契丹开始在回纥与唐朝两个政权夹缝中发展。回鹘在契丹派有长期使臣监督,契丹与回鹘关系更紧密。九世纪中叶唐朝会昌年间,契丹与唐朝恢复关系,遥辇氏的鲜质可汗时,逐步开始独立强大,此时大约是阿保机三世祖萨剌德任夷离堇时期。雅里是阿保机始祖,本纪载雅里生毗牒、毗牒生颏领,颏领生耨里思,耨里思被辽朝尊为四世祖肃祖,这期间大约是一个世纪。阿保机出生在公元872年,契丹人主要生活在潢河上游的辽西地区,阿保机祖父匀德实开始发展农业,提高畜牧业生产,契丹部族逐步富强。到阿保机的父亲撒剌的时期,发展冶金生产,叔父述澜北征于厥、室韦,南征奚族,开拓了广大领土,修建城市,契丹已经成为逐步控制东北地区的强国。《辽史》营卫志部族上记载,涅里(雅里)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三耶律包括大贺、遥辇、世里,是皇族,二审密包括乙室已、拔里,是国舅(外戚),雅里实行了三耶律七部中,世里合而为一,把大贺、遥辇分为六部的策略,所以迭剌部在遥辇时代始终保持强大,相对其他二耶律采取分割削弱的政策。尽管阿保机家族的世里氏拥立遥辇氏为可汗,但始终都是担任于越和夷离堇,执掌军政大权,到阿保机时代,他继续进行增强契丹部族的努力,西征控制了西部广大地区,外戚表记载,阿保机与回鹘联姻,他娶了回鹘糯思的后裔述律氏,回鹘势力在契丹政权中也占重要地位,契丹与回鹘建立的密切关系也是后来辽朝能在西域建立西辽的重要原因之一。述律氏与原来的二审密组成了最重要的三部外戚。三耶律与三审密在后来的辽朝时,分别是北南府宰相的人选对象。随着契丹政权发展农业、冶金、商业,修建城市,其国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游牧部族,其社会政治制度也日益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受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阿保机取代了遥辇氏可汗,最终按照中原的政权形式,在公元907年称帝,自称天皇帝,他的妻子述律氏称地皇后。他们所处的同样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和在中原的沙陀族一样建立了中原式的政权,而不是建立一般形式的游牧政权,新型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契丹民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开始逐渐向封建制度方向发展,逐渐摆脱了原始的奴隶制度,辽朝的祖先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不论是炎帝,还是黄帝的子孙,契丹都是中华民族,从晋朝开始到辽朝的建立历经近五百年,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不是单纯依靠契丹民族本身,期间也融合了其他各民族,契丹政权的建立也有中原民族的努力,契丹政权不仅是多民族政权,还吸收和接受了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我们现在研究辽朝民族的起源和祖先,研究契丹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为了纪念古代为中华民族进步作出贡献的各族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辽晋攻唐战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