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初期对魏博的争夺
(2009-08-20 13:55:33)
标签:
历史五代战争杂谈 |
分类: 古代历史 |
五代初期对魏博的争夺:魏博是河北的战略要地,其节度使临清王罗弘信与朱全忠结盟。当时朱全忠正攻打朱瑾,担心罗弘信攻打自己,每年给魏博大量财物,罗弘信有书信,朱全忠甚至北面拜受,尊称六兄,直到罗弘信子罗绍威继任魏博,情况才有所改变,邺王罗绍威十七岁即位,为了对付牙兵跋扈,和朱全忠派来的马嗣勋联合镇压,导致史仁遇帅两万魏博军叛乱,历时半年才被平息,从此魏博军事力量严重削弱,罗绍威非常后悔。以后魏博开始受朱全忠支配,五代初战区转向邢洺、沧州、山东以后,魏博少经战乱,户口增多,成为北方最富庶的地区,罗绍威即使倾府库供给,朱全忠也是“小有违忤,温即遣人诟辱”,罗绍威因受辱而不满,表面恭顺,暗中征兵准备反抗,朱全忠称帝改名朱晃,给罗绍威加守太傅、中书令拉拢。罗绍威的谋划不久被发现。罗绍威病重去世,年仅34岁。为了安抚魏博,朱晃依然表面让罗的儿子继任,可是却把部队都调入魏博地区,把罗绍威成年的长子调入朝廷任司农卿,立年仅十岁的罗周翰为傀儡,尽管魏博忠于罗氏的旧臣很多,但也被调离,比如罗绍威的记事书记司空颋和罗的长子同样入朝任太府少卿,直到后梁政权发生内乱,司空颋才逃回魏博。当时魏博被杨师厚控制,篡位的朱友珪改任罗周翰为滑台节度使,让杨师厚任魏博节度使,他被朱友珪猜忌,转而支持朱友贞即位,被封邺王,成了新的独立王国,招聘名士,组建亲军,有“不轨之心”,在唐末与朱氏集团不合作的李敬义也被他尊为贵宾。李敬义与司空图一起被罢免,司空颋回到魏博后,也和李敬义同样依附了杨师厚。魏博地区的势力雄厚,富庶强大,梁末帝也敬畏杨师厚。在杨师厚去世后,梁末帝下令把魏博分成两部,让贺德伦和张筠分别担任节度使,引发了叛乱,《新五代史》贺德伦传载:张彦扣押了贺德伦,上书梁末帝反对分割魏博,要官职招讨使,还找来司空颋写书斥责,威胁要渡河攻打,末帝拒绝,派刘鄩指挥六万军队攻打魏博,张彦挟持贺德伦要归降晋国。贺德伦被张彦逼迫凌辱,也不甘心,表面敷衍,暗中和司空颋等人密谋对付叛军,贺德伦派司空颋前往太原联络,《旧五代史》本纪天祐十二年,可以看出在魏博发生叛乱前,贺德伦就已经与晋国秘密联系,准备脱离后梁自立,李存勖在对待这次良机时,他最终听从了司空颋的建议顺利收编了魏博军队。史书中叛军任命司空颋任判官的记载不实,他遭到叛军劫掠,被归还了衣物仆马。司空颋被贺德伦任命为从事,判官的地位很高,权势很大,不会因为写个书信就能得到,判官也不会在战区充当密使这个危险工作。本纪也记载司空颋当时是官职不大的从事。他在帮助李存勖控制魏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才被任命为天雄军节度使判官。魏博战略地位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梁派遣了大军前来争夺,著名的将领刘鄩、王彦章、贺瓌、谢彦章等都前来加入了争夺战,而晋国也是李存勖亲自带领了周德威、李嗣源、史建瑭、符存审等前来参战,从十二年六月开始,晋军攻克德州,以马通为刺史,七月以李岩为澶州刺史,随后,梁军偷袭晋阳未果,又争夺临清粮草,晋军至博州(山东聊城),两国军队交错运动,在莘县对峙,日夜交战。八月梁将贺瓌收复澶州,晋将符存审围困贝州。双方进入相持直到第二年。后梁军攻打邺城,李存勖从贝州前往,李嗣源自魏县进攻,符存审从后方攻击,梁军的七万军队在元城失败退过黄河,魏博争夺战取得关键胜利,三月梁将米昭以卫州降,以史建瑭为澶州刺史。四月晋军攻占洺州,六月攻邢州的阎宝,八月,梁相州节度使张筠弃城走,以袁建丰为相州刺史。梁邢州刺史阎宝降。九月李嗣源招抚了沧州的毛璋,并且攻占了贝州,至此魏博争夺战以晋军的胜利而告终,魏博的六州中,除了魏州、博州、相州外,其他的贝州、澶州、卫州等都是与后梁争夺取得,双方进行争夺的范围远远超出了魏博,也扩展到了横海、邢洺等地,魏博处在邢洺南部,横海西部,占领魏博就能切断邢洺,平卢也孤悬河北难以长期坚守,魏博战役的胜利是是晋国控制河北的关键战役,尤其是当时“魏博户口,天下之半”的条件下,在经济、人力方面的收获更大。这次胜利是在贺德伦和司空颋为代表的魏博等地方势力支持下取得的,史建瑭攻取新乡后,李敬义也被李存勖任命为北京留守判官。李存勖开始重用东部士人,贝州的司空颋管理魏博事务,在十六年开始的晋梁沿河争夺战中,司空颋还经常权军府事,指挥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