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思

(2006-12-07 22:45:24)
分类: 管理感悟

晚上看艺术人生时,董卿讲自己一个月内跑了八个城市。去一个城市一天,录像一天,再就是离开一天。一个月就是二十四天,到了最后,真有了点心疼自己的感觉。其中,讲到有一天,有朋友打电话问她在什么地方,她当时正在化妆,抬头看了看自己,真不知道自己在那个城市。

 

有时候,咨询顾问也是这种感觉。今天在这里,几个小时或一个晚上之后,到了另一个城市,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桌,打开电话就开始工作了。从北京东郊到西郊的感觉,城市之间只剩下一个办公桌了。许多时候,一个城市都去过十多次了,却还是很陌生。从机场或车站一个小时或几十分钟到一个办公室,写报告或作报告,之后再是一个小时或几十分钟到机场或车站,就离开了。

 

这样走着过着,似乎整个人过着神仙的生活,不食人间烟火一般,只是生活在自我设定的形而上学的生活中。

 

世界杯期间,为一个小公司加班赶做一个方案,同时也在为另外一个大型集团做咨询。又想看球,又要加班做活,那种心情真是很累。我一个人苦苦思索着那个小企业的前前后后,在想象着方案出来以后对员工的影响。武汉的热浪与武汉人的休闲,与我一个人的思想神游形成对比,也有过心疼自己的感觉。

 

不久前,那个小客户中的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说我的方案出来前后,企业人事变化很大,新的领导把我的方案改头换面形成自己的所谓新方案,以示前任领导的区别。也不说正式实施我做的方案,也不说不实施。想到为那个公司疯了似的思考,整个人完全陷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中。接电话的那刻,心里有点酸楚。酸楚之后,想到你做方案别人给钱,已经给你钱了,你还酸楚什么呢?这样想过之后,心里更是一阵酸楚。

 

不过,世界杯期间的努力却还有让我安慰的事,那个大公司方案出台之后很快就在就以红头文件发了下去,执行效果据说很好。

 

前天回郑州,与一位多年老朋友聊天。他还在一个不死不活的企业做工人,上半天班。在郑州一个小酒馆,喝着二两小酒,就着两元的花生豆之类的小菜,我极力让自己少说话。他讲着车间里的事,谁上面有人总是欺负别人,讲那个大学生技术员整天呆在办公室里,闲的没事了到车间怎样对工人找茬。

 

他的讲话把我的思绪不由的拉到那个小公司,拉到苦苦为那个小公司设计岗位职责的世界杯的夜晚。末了,他对我说千万别让工人吃亏,他们就是干活,当官的让干什么干什么

 

又见到了几位在企业里任高管层的同学,在他们眼里,普通工人只是工人而已,而已。他们不需要你太多给予工人关注。他们一遍遍给我讲着现在员工执行力如何之差,讲着制度如何失效。我也也只是听说,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常讲的话“错误就是别人的,企业里最可怕的就是管理层巧妙的将职责推给下属” 工人眼里的当官者就是为了利益,高管眼里工人就是劳动力市场上几百元的一个人而已。

 

我仔细地感知着他们对企业里人的理解,并时时假设着一个场景,那就是这些高管层有没有可能与我那位工人朋友一样海阔天空?也想象着,工人朋友会在这些高管层面前海阔天空吗?理性的思维中,工人已经被他们抽象成了一个岗位说明书及一个工资数目。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社会中存在着了阶层之间的断层,这个断层也出现在企业里。

 

又在这里做一个项目,又一次进行着自我设限的挑战。在我敲下的每个字背后,我都想象着其中的变化,明显的和隐含的。这个客户工人大部分是非常普通的员工,临时工,下劳力的。我生怕,我一点无意的小工作,或者一个基于所谓的知识分子对工人的假设,影响他们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则是理所当然的不稳定,去和留只是一个手续问题而已。

 

有人说我这个人感情因素影响最大,只管出方案就行了。我却做不到。

 

我感到自己必须努力地去多接触人,各个阶层的人,各个类型的人。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这一点,正在被太多人的忽视。这种断层不是我所能解决的,但我希望能够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