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与制度编写班子的笔杆子们见了面。
会议开的很乱,没有达成一点目的,我都有点急。
对于今天的会议,与L科长和O部长都谈过。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将法人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的内容要点讲一遍,二是针对制度编写的要点与方法培训,三是制度编写了一段时间了,有什么问题交流一下。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目的第一次见面了解一些基本情况,也为了使制度编写能够走到正常轨道上来。
通知两点半开会,到了近三点还有四个人没来。编写班子总共才十二三个人,明显少了许多。L科长不得不再去挨个部门去请,结果还是有两个部门的人没有到。那个最后被L科长请来的人,会议开不到一半也就走了。
会议开始以后,就离开了原定的主题。先是杨主任讲了话,强调了一下重点。再是我们老总讲了话,也是强调共同工作之类的话。我一直等着我来进行制度编写的培训,没想到老总一时兴致,提议大家随意讨论一下。随意讨论什么呢?也没有人定。
我也不好意思讲,我来培训,就在等。
随意讨论中,我发现我安排的培训非常必要。编写母子公司管理的人,却理解不清子公司管理和分公司管理的基本区别。有个经营部部长,声称母子公司管理与自己工作无关。
“不是今年公司搞三集中,其中一项就是合同集中吗?”
“那些制度以前就有,再说我们实际情况也不规范”这个经营部长开始讲了。我没有听出头绪。我知道,这个人将是咨询工作中会让人头痛的人,但不会使人痛苦。搞经营的人和搞营销的人,往往都是脑袋灵活的人,能给人带来快乐,也常常最滑头。
东拉西扯之后,我还以为科长要安排我来讲课,谁知他竞然说会议就到这里。
我有点急了,抢过话头自己讲了“不好意思,要耽误大家一点时间。本来安排给大家沟通一些内容的,我也做了讲义。现在我就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我觉得有必要。”
我讲了制度构成的八要素模型,也讲了制度编写的十大步骤。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让编写制度的人能够按照管理科学的规律来进行制度编写。从今天的感受来看,制度编写的人显然对制度编写有些疑惑。他们一是不知编这些制度有什么用,二是不知如何去编。
会议结束后,我们去了公司副总经济师Y总处。他讲制度编写班子是从全公司范围内找出来的,很不好找的。
“有大学毕业二十年了,连个高工都评不上”他说,你想想员工都保守成什么样子了。
回到自己办公室,我差点发了脾气了。我说今天会议一点目的也没达到,这样搞下去怎么行啊。“一定要把握局势的进行,我们必须主导局势,否则这个咨询根本做不成”
我感到对我们老总有点不认同,他更关注结果,也是能赚多少钱。
急过之后,我倒有点冷静了。
任何一个咨询项目都不可能自动自发随你的思想去走,如果你想要得到什么,你必须规划什么。没有规划,没有对风险的控制,事情自然不会如你的意思前进的。我今天主要的错误在于没有与L科长在会议前五分种沟通,也没有及时打断我们老总的话。
从明天起,我要与每个班子成员面对面沟通。一是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二是了解制度编写情况。由于这次咨询是一个新的方式,我们不能调研不能访谈,也不可能全面了解客户情况,只能提供技术指导。Y总就讲了,你们主要就是提供技术指导,主要依靠写作人写的。可是,写作班子们如果扯到了他们公司鸡毛蒜皮的事情,将责任推来推去,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问题,我设想的风险规避方式是强调项目的目的。大家都是为了将制度编写好,编写成科学的制度,编写成符合实际的制度。我不懂的细节就不懂,我只将我对项目成功的经验及技术优势不保留的贡献出来,他们为什么不接受我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