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货币体系内的存管合约和借贷合约
(2020-08-22 11:06:01)
标签:
货币金融 |
最高法刚出的新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由原先的36%和24%调整为15.4%。
为什么?
我之前建议大家去看看《威尼斯商人》,这是个现代银行的渊源性故事。
读懂了该故事,就能读出一个结论:”放高利贷者,该下地狱“。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放高利贷者该下地狱而不是借高利贷者该下地狱。
现在,社会混沌,地狱里的鬼太多了,装不下了。所以,限制这些放高利贷的恶鬼下地狱的速度。
高利贷,必然是玩死债务人,拖死债权人为最终结局的一个双输的游戏。
社会上很多人,都在分析利息或利率因素。
而利息协议,只在借贷合约中产生,有时间期限限制,有利息协议,有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也称之为信用创造或者融资活动。例如以银行为主要参与主体的间接融资模式,有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区别。而银行的存款货币,我们也称之为信用货币。
最后,我们也知道,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是一种信用货币,也有债权人和债务人,任何基础货币都是央行的负债,都是持有人的资产,因此,任何基础货币的持有人都是对央行的债权人,而央行则是唯一的债务人。这也是一种信用创造。
那么,为什么央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也有债权和债务关系,那么为什么不像存款货币那样,有利息协议和时间期限的限制呢????
这个只能说明,央行发行基础货币虽然也是一种信用货币,但它的产生并不是一种融资活动,不产生借贷合约,那么真实的含义就是,基础货币,是央行储备资产黄金或者外汇的一张存管合约凭证,而不是一张借条或者欠条(我们几乎全社会都认为货币是一张欠条)。
因此,人民币基础货币的背后,就是凭票即付的一张存管合约凭证,含义是你存放了一定的黄金或者外汇在央行,任何时候(没有固定的时间期限限制)都可以用基础货币去央行取回你存放在央行的黄金或外汇。
所以,基础货币不产生利息协议和无时间期限限制。
由此及彼,为什么活期存款没有时间期限限制?虽然有利息协议,但是利率几乎为0,跟定期存款有显著的差别呢?其实,这个现象就是告诉我们,活期存款执行的是存管合约,定期存款执行的是借贷合约,既然是存管合约,我们相信大家听过一个词叫做活期存款的100%准备金制度,他们都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
分析货币体系一定要首先搞清楚存管合约和借贷合约的区别,只有借贷合约才会产生利息协议和时间期限限制。例如基础货币就是一种存管合约凭证,没有利息概念,而定期存款则是借贷合约凭证,有利息协议。这个现象还存在于最新第3方支付体系中,例如100%储备金制度的微信零钱没有利息,而零钱通则有利息。 同样与支付宝余额没有利息,但是余额宝却有利息收入。
当今世界各大货币体系中,低利率0利率甚至负利率存款现象越来越多。这其实就是在金融货币体系内部,出现了由借贷合约转为存管合约的本质转变现象,只有近乎100%准备金率的银行,才会0利率甚至负利率,这也就避免货币在银行体系内出现派生乱象。因为金融货币体系内货币派生现象具有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