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演绎法:债权货币
(2020-03-06 07:55:53)| 标签: 货币金融 | 
金融演绎法:债权货币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为了生存,只干两件事,生产和消费。因此,这就是经济最基本的活动。
 
我们可以看看人类发展历史,基本上都是为了这两件事情而展开。
 
请注意,这里说的只是生存需求,随着社会的演变,生存需求就上升到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提高的了高等级的生活需求,甚至是奢侈的生活需求。请记住,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要提高生活需求,应该怎样?很简单,提高生产,因此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关系,占有和掠夺资源等等相关问题,就都出现了。
 
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一个群体。只满足个人的生存需求,个人生产,个人消费,则不需要交换。或者只需要低等级别的交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提高,那社会的以物易物交换就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
 
假如,社会一只鸡换一只鸭,都可以刺激养鸡户和养鸭户生产,他可以同时吃鸡和鸭,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刺激生产。且1:1交换。
假如养鸡户需要1万只鸡去换1头牛准备耕田生产怎么办?养鸡户1年最大养鸡规模才1000只。
 
假如我们有逻辑思考,就一定会找到一种办法。
那就是1只鸡去换100颗豌豆,同样鸭也是100颗豌豆,而牛需要100万颗豌豆。
 
这样,对社会任何产品的计价单位出现了,豌豆就是一般等价物,任何容易拆分,容易携带的相对通用必须的物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那么储备豌豆,就等于储备鸡,鸭,在未来方便的时候去对换一头牛。
 
随着社会的演变,豌豆成为了金豌豆,黄金白银在历史上可以长期作为一般等价物存在,是因为他们的抗氧化性很强,经历很长时期都不会褪色变质而消失,可以长期保存和储备。
前面假设中举例了,养鸡户需要10年养鸡并储备100万颗豌豆才能去交换一头牛,但是10年内,豌豆发芽了,或者霉变腐烂了。都等于财富消失。而这里假如变成金豌豆就不同了,金豌豆,黄金白银可以储备10年,100年都不会损坏变质而遭受损失。
 
所以,人类历史上,黄金白银,金银铸币,金属铸币等,都长期作为货币而存在,有货币出现的交换过程,就叫交易,因此,交易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且是必不可缺的经济活动。生产和消费,几乎都要依赖交易来完成。
 
假如你需要携带1万两白银从北京去广州做生意,你最担心什么?
肯定是运输成本和运输安全的问题。
很自然的发展就是社会中出现了银庄,你将1万两白银存入北京的银庄,然后去广州的银庄里取款再交易做生意,你只需要携带1万两银票了,只要财不露白,运输和安全问题,都解决了。至于千里走镖银的事情,交给银庄的镖师去解决好了。
 
这个时候,你会很轻易的发现,我们经济交易,可以不需要用1万白银来交易啊,这么重很难搬运不是?因此,银票很自然地就可以代替白银交易不是???
这是客观事物内在十分简单的逻辑。任何国家,都会这么发展的。是普遍现象,抽象思维的重点是,你要重点考虑普遍现象去抽象总结模型和观点,而不要总是去思考特殊事件和特殊现象,这是很多人的思维缺陷。抽象和普遍现象是高度关联的,抽象和特殊现象是互斥的。你如果总考虑社会的特殊现象和特殊事件,那么你就无法锻炼形成抽象思维模式。
 
因此,银票,甚至发展到后来的纸币,都成为了社会中的流通货币。这都可以理解为银票和纸币背后,都对应着黄金白银,是银票和纸币在代替黄金白银在交易。这个逻辑很简单,没毛病。
 
所以,这就是美元的金本位呀。
所谓的金本位,就是每一张美元背后,都对应着几乎相当稳定的黄金,只要社会中的黄金不增加,那么美元就不会增加。这就是金本位,纸钞背后高强度关联着黄金储备。
 
这是很简单的和朴素的逻辑,即使你不知道美元的历史,人类的货币历史,你有了逻辑,这一切你会仿佛亲历,即使你不学习金融货币发展史,你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也会是大概率正确的。
 
这里强调,银庄发出的银票背后对应着白银,金本位下发行的美元背后对应着黄金,银票或美元用于经济交易就可以等同于白银和黄金在交易。
 
但是我们换一个多角度去看银票和美元钞票,银票不就是一张对银庄的债权凭证吗?就不相当于银庄写的欠条吗?100两银票就相当于银庄欠你100两白银,你可以用银票直接去取出现银,也可以用这张银票进行交易,而经济交易中的卖方也不会拒绝。因为银票是凭票即付的,不认持有人的。
当然美元也是同样的道理。美元是美国央行即美联储发行的一张欠条,任何人持有美元,都相当于持有对美联储的一张债权凭证,相当于美联储欠了你若干克黄金。
 
因此,这里得出一个结论,债权,也是可以充当流通货币而用于经济交易活动中的。
(因此社会中的债务货币概念并不严谨,严谨来说叫做债权货币,因为只有债权,才有可能充当货币使用,而债务是不能充当货币的。我们也常用信用货币一词来形容这种货币,而信用创造一般都伴随着社会的债务产生,所以债务货币就等同于信用货币,但是信用创造的同时,虽然产生了社会债务,但是也产生了社会债权啊,所以,信用货币称之为债权货币,才是严谨的,而社会融资产生的债务,经过交易的支付转移过程后,货币就债务人,就完全脱离了关系了。)
 
但是,任何国王,或者国家政府和央行,他们都会立法,只有央行发行的纸钞货币,这种对央行的债权凭证,才能成为法定流通货币。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化的大生产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产出加大,那么黄金或者白银货币体系下,或者金本位下,流通货币的供应会追赶不上社会的产出而出现通缩过程,而通缩会抑制生产,会抑制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会抑制社会创新,会抑制社会科技的发展等等。
 
因此,金银货币很自然变为了金银铸币,金银铸币变成含金含银铸币(大幅度扩充了货币供应规模),然后变成其他金属货币,最后变成了纸币。因此,这些都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流通货币不断扩张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很自然发展的过程。
 
但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内在逻辑不会改变,货币的交易和储值两大最基本的属性不会改变。
但是,货币的发行也不会受到很强的制约了,当然,央行乱印钞也是在社会中经常出现的,谁他妈傻到随便印钞就可以去社会上买买买而不去做?但是这是短视的。因为你货币无节制的乱印,那么货币的信用就会丧失了,就会没有人储备了,因为储值功能丧失了,严重的,就是金融崩溃和经济危机,甚至引发大革命,谁会愿意接受政府从百姓手中随意掠夺财富?
 
好了,这个话题就不展开了。
 
前面强调,债权是可以充当货币而存在的,但是这个债权,仅限于对国家政府或央行的债权才能成为流通货币。
 
看看我国现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也成为了流通货币,因为银行的存款通过银联支付系统,也可以用于经济的交易活动中。甚至还实现了远程支付和远程交易,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新事物和新现象。
 
接着,看看我们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等于我们对支付宝公司,对微信腾讯公司,这些非银机构或企业的债权,也成为了流通货币了。
 
我们还可以看看,各大商场,超市,各类中小店铺发行的购物卡,VIP卡,等等,都是对这些中小商场,超市,店铺的债权,都统统在局部范围内成为了流通货币了。
严格来说,这些都是金融乱像。我们稍微用点心思去思考,这么玩肯定是不对的,肯定会玩出问题,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弄不清楚哪里会出问题,但是也会感觉到不对头,会搞出点啥幺蛾子来的。
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要看清宏观经济,就必须要看懂我国的货币体系,因为我国的货币体系,在现代数十年来,尤其我国的电子货币及其支付交易体系十分发展的情况下,快速发展和演变得他央妈都看不懂货币这些孩子怎么如此繁多,都不认识了。
 
这就是根据逻辑,推演,并抽象我国的货币体系发展到当前的各种金融新现象的核心模型。社会中各种债权都成为了流通货币,远远超过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规模了。
 
我们随意打开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还有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都可以发现各种债权,都是央行,或者商行的储备资产。而商行的存款,这是社会储户对商行的债权,则都是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尤其是商行的活期存款,更是直接就是社会的流通货币,可以直接用于经济交易活动中。
 
 
那么接下来,我国的货币体系会如何演绎?
首先我会强调,未来我国央行改国债为锚印钞,是大概率事件。目前不是时机,但未来极大概率如此。
其次,央行不会过多储备外汇作为其储备资产,社会上会成立外汇交易中心,社会需要外汇,去外汇交易中心购买,而不是通过商行向央行购买。
最后,对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并不看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其实就是要针对前面我说的,社会中很多非对央行的债权也成为了流通货币,央行想改变这个金融乱象,因此发行数字货币。同时我国央行强调,我国央行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强调一个M0替代,而非一种存款。
我们会发现,社会中流通中的现金钞票M0,是无法实现远程支付与远程交易的,假如央行数字货币强调一个M0替代的话,就无法用于远程支付与远程交易。
假如能用于远程交易,则一定会是一种存款,是一种对央行的债权凭证,只不过这个存款并非存于商行,而是直接存于央行。
综上所述,我对我国发行的数字货币前景展望并不乐观。因为现有的电子货币体系,只需要修正一下,禁止对商行的债权成为流通货币就可以做到解决前面说的金融乱象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