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币创造过程中的基础货币与流通货币

(2019-09-29 11:49:39)
标签:

货币

金融

  

我们谈货币时,一般必然首先谈货币创造。

 

而货币创造,又分为2种不同的创造模式:

1.央行发行的人民币基础货币。

央行通过发行少量人民币基础货币购买国家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或者社会中的黄金(黄金占款),或者极为大量地发行基础货币购买社会中的外汇(外汇占款),或者次大量的直接发行基础货币并再贷款给商业银行(对存款性公司债权),从而释放人民币基础货币到社会中或者金融银行体系中的货币创造行为。专业的人员,一般喜欢用货币外生这个词来形容这种货币创造现象。

2.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派生创造的货币供应。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并派生货币这种间接融资模式,能在派生银行存款的同时也认为是派生了货币,因此银行各项存款加上流通中的现金M0在一起就合称为广义货币M2,即货币供应量M2。专业的人员,一般喜欢用货币内生这个词来形容这种货币创造现象。

 

这里就回到了我以前十分强调的一个观点,为什么我们会把银行的存款和货币等同起来呢?

本人多次强调过人民币基础货币,是一种对央行的债权凭证。是国家的法定流通货币。即所有的基础货币,都是流通货币。

而以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为主的广义货币即货币供应量M2,则是对一种对商行的债权凭证。这两种债权背后所对应的债务人是完全不同的,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是这里,我们一定要特别留意现代20多年来才出现的一种货币新现象,那就是银行(活期)存款这种对商行的债权凭证,也能成为流通货币使用了。因为电子货币的缘故,我们显著违背了严谨的金融秩序,无端提升了对商行的债权凭证——存款也具有了货币地位了,使得一种对商行的债权凭证——活期存款也成为了流通货币!!!

 

在传统的实物货币时期,所有的基础货币都是流通货币,所有的流通货币都是基础货币,即基础货币是流通货币的充要条件。

而在电子货币这种非实物货币时期,上述逻辑关系就发生了致命的变化了。该逻辑关系变为了所有的基础货币是流通货币不变,而所有的流通货币却并不等于基础货币了。这里,基础货币是流通货币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了。

 

社会上很多人分析外生货币,内生货币头头是道,只要深入下去,很大部分分析人员,很大情况下是认识不到这层货币内在的逻辑变化过程的。

所以我也反复强调,一定要区分货币和存款的区别和联系,尤其要注意区分基础货币和流通货币的区别和联系。

 

因为电子货币出现的缘故,在银行体系内让货币和存款高度等同起来。而这里的货币,尤其要重点理解为流通货币(M2内大量为定期存款,只需要0利率,大量的准货币都可以变为货币,由暂时失去流动性的定期存款全部变为活期存款而变为流通货币)。

 

既然在这里重点谈货币的流通性,则一定要与经济的交易活动中的支付转移过程高度关联起来。

深入下去我们会发现,这种货币体系,存款只要是用于经济的交易活动。我们的货币体系就不会爆发大的风险或危机,可以一直健康地运行下去,因为电子货币体系下,仅需依赖极低的超额准备金,就可以维持规模十分庞大的世界第2大经济体的所有的经济交易支付活动。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货币体系,不怕银行呆坏账!但是它最怕的是什么呢?

我们的这种准货币体系,最怕的是资本外流导致的挤兑现象!

 

原因很简单:存款毕竟是存款,而不是基础货币。

在只动用货币的使用权时,只要在银行体系内的基于存款转账的经济交易活动,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可以忽略银行间储备的不均衡流动这种因素,可以比较容易化解该风险)。

但是,当要明确动用货币的所有权时,就一定会出大问题。

也就是说,当存款的主人,直接将存款取现变为流通中的现金M0,或者直接将存款购汇变为外汇时,都是直接动用货币的所有权而离开了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这就会导致我国金融银行体系爆发巨大的且不可化解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因为我国各项存款规模这种对商行的债权凭证高达190万亿规模,而商业银行内所持有的准备金这种央行的基础货币,才不过23万亿,假如刨除掉央行10万亿再贷款这种金融体系内的杠杆,那么准备金规模不过区区13万亿规模了。

只需要银行存款的不到7%规模的资金流出银行体系,这就会导致我国所有的银行都会因挤兑而破产。

 

在金融银行体系内如此天大的缺陷和漏洞,是怎样导致的呢?

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部分准备金制度所带来的!(100%的准备金制度则一定不会产生这些风险和危机)

 

世界上大千万物,我们都可以将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而不会出现任何法律上的纠纷或者难题。

但是世界上,如此多的万千事物,却偏偏只有一种东西,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无法分离的。那就是我们经济交易活动中所使用的货币。

 

因为货币的使用过程,就一定是经济的交易活动过程,而经济交易活动中的支付转移,会合法转移货币的所有权,我们以为借出货币只转移了货币的使用权,其实是我们把货币的所有权也都合法地同步转移出去了。

所以,我们商业银行内部的190万亿存款,可以认为是190万亿货币的使用权,而所有权,却才只有23万亿准备金基础货币才具有所有权。谁先拿到这些准备金基础货币,其所有权就归谁!

 

而这一点巨大的缺陷和漏洞,当今各大金融研究群体,各大资本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但是,即使世界上99%的人,都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总有人会认识到这一点的。

那么如此巨大的金融漏洞,就一定会被那些看不见的敌对势力所利用来进行攻击的。

趁你病,要你命!这是山城书记不久之前所发出的担忧!

 

敌方的战略意图一定是趁你病、要你命。因此其战术方向,一定是刺激资本流出我国银行体系,例如社会风险和军事摩擦风险增加取现量,例如网络攻击网银支付系统,例如攻击我国金融体系出现风险而刺激资本外流。

因此,未来的金融攻防战,一定会集中在我国金融体系内的刺激或者阻止资本外流这场战役上!!!

 

运筹帷幄可以决胜于千里之外,同样也只要有严谨的思维逻辑,同样可以做到拨开迷雾见真相!

 

岁月仍然静好,各位请勿张皇!不然,可以继续不以为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