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货币金融 |
要搞明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态很简单。
因为要分析微观经济必须先搞懂宏观经济,要搞懂宏观经济必须先看懂货币体系。
那么要如何做到先看懂货币体系???
首先你一定要树立一个牢固的信念。那就是——你是人类历史上最幸运的那一代人。
幸运到你你你是1929年的美国人,你你你是18世纪初的法国人。
因为你幸运地见识到了美国大萧条,人类几千年历史你都很难这么幸运亲历这些历史大事件的。
因为你也是幸运地亲历到人类历史上从贵金属本位货币制度过度到信用货币或者纸本位货币制度的密西西比泡沫时期。这是当时全世界闻所未闻的惊人壮举。更是人类历史上十分十分十分罕见的社会上可以同时并存两种不同货币形态的时期(金银货币与纸币同时并存)。
这就叫做历史的偶然性。
很幸运,我们也是这样的一代人,其实也处在这种重大历史事件时期的,重大货币演变的关键历史时期上的一代人。
你只要能明白到这一点,那么就离掌握货币体系的真相仅差1步之遥了。
最后一步在这里。
长达数千年的货币演变过程中,其实货币本质上的演变,也就那么两次。
货币第1次关键的本质演变。
货币由真正意义上的一般等价物(金银贵金属货币)演变为法定意义上的一般等价物(出现皇家银行或者中央银行后所发行的纸币)。
很显然,在18世纪初期的法国密西西泡沫时期就是人类货币历史上这样的重要转折时期。那个时期,社会上同时并存着两种不同的货币形态,金银铸币和纸币同时并存,真正意义上的一般等价物与法定意义上的一般等价物同时并存。
货币第2次关键的本质演变。
很显然,你们都不知道答案,而且猜都猜不对。
货币的第2次关键的本质演变时期,出现在21世纪初的中国。
没错,就是出现在你我当前所处的社会时期。
近代20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1次出现的非实物货币——电子货币,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远程支付与远程交易。
惊不惊喜?肯定惊喜!
慌不慌张?慌张!——慌张个屁,潜移默化中你几乎不会感觉它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大的影响,你以为一切都是自然而成的。
在电子货币出现之前,社会上流通的所有信用货币或者说所有的纸币,你都可以叫他现金钞票,或者叫钞票,而所有的钞票都是基础货币,都是你持有的一种对央行的债权凭证。
这里,你只有需要明白一点。社会上所有流通的基础货币,都是一种对央行的债权凭证就可以了。
电子货币出现后,尤其是银行显著成为一个交易支付机构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无需使用钞票,也可以进行经济的交易活动。社会上流通的交易支付货币,根本不是现金钞票了,而是电脑上,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一个个数字,都是流通货币。
很显然,我们社会上的流通货币,货币的本质演变成了一种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凭证了。
我们当前,21世纪的中国,出现了货币历史上第2次本质演变,由货币是一种对央行的债权凭证演变为对商行的债权凭证了。
这里请注意,这里的商行是泛称,你别拿着对建行的债权凭证去工行要求兑付,你不会傻到这个地步的。
因此,我们真他M的幸运,见识到了这种重要演变,我们当前社会上也同时存在2种不同的货币形态:1.现金钞票(对央行的债权凭证)。2。电子货币(对商行的债权凭证)。
但是,我们幸运得有点过头了,人类历史上只要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货币形态,就一定会搞出点啥幺蛾子事情来。
我们的货币体系,目前对央行的债权凭证,也就是基础货币,才32万亿左右,但是,目前社会上对商行的债权凭证,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却有180万亿规模。
一旦风吹草动,风声鹤唳之下,只要社会上出现大规模的取现,大规模的资金跨行转移,大规模的资本购汇外流(包括外债偿还集中到期),都会导致180万亿的对商行的债权凭证(M2提款权)去兑换成对央行的债权凭证(基础货币)的时候。
我们这个货币体系的危机,就全面爆发了。
幸运的一代随之也将成为不幸的一代。
回忆一下,密西西比泡沫是怎样刺破的?是大家用纸币去兑换金银铸币时,就刺破了泡沫,那么我们这个时期,同样也是如此,当用对商行的债权凭证集中对兑换对央行的债权凭证时,也必然会刺破泡沫。
历史果真是会重演的。
假如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那么也许隔岸观火,见识到这一轮璀璨的烟火。
观点绝对独创原创加耸人听闻,但是却关乎你是那个放烟火的还是那个看烟火的。
烟花易冷,是非难分。
观点奇特,请谨慎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