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间接融资方式繁荣过后的巨大危害!

(2014-09-12 09:38:25)
标签:

财经

    间接融资的融资方式与我文章中描述的银行信贷B(ANK)2C是同一个含义,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导致派生存款的产生,会派生出由国家信用来背书负责的主权信用货币,这违背了金融资本市场的零和原则,同时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也脱离了央行的监管。在我的观点认为,派生货币的金融货币体系,是有着巨大危害的货币体系。最终将导致金融银行系统,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导致银行大面积破产。金融危机之后,货币被动紧缩,将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处理不当甚至有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其实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我们只有30万亿的基础货币,通过间接融资,目前已释放到了120万亿的货币供应量M2。间接融资债务实际上约是80万亿规模。

    其间接融资的最大规模最高可到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的理论最大值-1倍。以当前20%的准备金率算,我们间接融资方式繁荣到极限,就能产生1/0.2-1=4倍于基础货币的融资债务规模,也就是说在基础货币无法增长及不降低准备金率的前提下,30万亿*4倍=120万亿表内债务规模是当前社会间接融资规模的极限值。而全社会间接融资方式繁荣到极致,是离不开全社会消费者信贷(尤其是房贷)对信贷繁荣并泛滥的催化作用的。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杠杆水平,而货币乘数减去1后,更是可以直接抽象为全社会的一个杠杆水平指标,货币乘数越大,则全社会的杠杆水平也越高,由此可见,在间接融资十分繁荣的社会里,与货币乘数密切相关的货币供应量M2值,并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指标,更不是全社会财富的象征,而其同时更是一个全社会的债务杠杆水平指标!其背后一定对应着全社会庞大规模的债务。

  而直接融资货币体系中的债务总规模,穷其最大规模也不会超过货币供应量的1倍,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到50%的规模就已经相当的不可思议了。

  而此刻我们当前社会的融资方式,正由间接融资方式开始大面积转成直接融资方式。

  那么在我们当前120万亿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按50%的规模算,那么直接融资的规模还可以增加60万亿。

  这个时候,全社会的总债务规模是多少?

  是80+60=140万亿总债务规模。

  那么这个时候,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财富是多少?
  还是120万亿(因为直接融资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

  那么所有货币供应量减去所有债务,是-20万亿。
  全社会实际上资不抵债了,全社会理论上破产了。

  同时,全社会的基础货币,才30万亿。

  140万亿的债务,是去杠杆后全社会真实的货币财富的467%,或者说全社会杠杆水平为4.67倍。(实际上货币乘数-1就是全社会的杠杆水平指标,但这个杠杆水平只包括银行的表内债务,并不包括社会融资债务。因此全社会的实际杠杆水平只会更高。)

  在我认为,全社会直接融资债务的规模不会到60万亿的规模,或许到达30万亿规模的时候,全社会将无力承担这部分高息债务所带来的沉重负荷而带来全局性的债务违约,债务爆破现象,从而危及银行高达80万亿的表内间接融资债务。世界金融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债务危机——中债危机就此开始。

 

  假如历史可以重来,30年前。我们杜绝一切间接融资的融资方式,而全社会采用直接融资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那么,我们即使同样印钞到目前30万亿的规模,那么全社会的总债务规模,将很难超过20万亿规模。与当前上百万亿的全社会总债务规模相比,显然这个债务规模似乎不值得一提。

 

  其次一个最显著的重要区别就是:当债务危机爆发之后,直接融资的社会并不会导致货币紧缩,因此未来处理和解决债务危机就相对容易。全社会从债务危机的伤痛中恢复也会较迅速。
  而间接融资规模很大的社会中,债务危机爆发后,将发生显著的货币紧缩现象,其带来的危害更加巨大。由债务危机之后将继续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全社会将长久地陷于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中,无法从债务危机的泥淖中脱离。全社会及经济体恢复到正常及稳定状态将十分,十分艰难。


  因此,可见中国的债务危机是十分严重的惊天危机。这是我惊天危机下的择日而亡一文里第3部分所揭示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