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中调功
(一)、功效
中调功是中度调整阴阳的功法,属中级功。中调功和初级功的区别是要带意念,初级功要求手到丹田,中调功要求意念到丹田。 癌症患者在病灶基本消失后,并有了初级功的基础,就可以学练中调功法。它不仅有利于预防心脏病和防止复发转移,而且有益于养生和延缓衰老。
(二)、功法和要领
一.预备功:同自然行功。
二.中调功功法分三节:
第一节
九步三咽津
预备功三开合后,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的顺序出脚。以先出左脚为例:从左脚点步算起走九步,不上左脚,平一平气,松腰松胯,手抱丹田,意守丹田一会儿,重心在两腿中间,然后慢慢咽津三口,再意守丹田一会儿;意念聚在中丹田,如能稳定,可多守一些时间。
第二节
六步一导引三咽津
接上式在中丹田做一开合后,左脚点步算起走六步, 不上右脚,平一平气,松腰松胯,手抱丹田,
做一开合,然后右脚点地在左脚尖前成斜丁字步,双手由中丹田升至膻中,再向下导引至中丹田, 左脚上前一步,松腰松胯,重心在前后两脚之间,慢慢咽津三口,意守丹田一会儿。接下式:
第三节
三个方向三点步一导引
向左三点一导引:右脚点地在左脚尖前成斜丁字步,再提左脚点地,左脚向左平开一步,再右脚点地在左脚尖前成斜丁字步,双手由中丹田上升至膻中,再向下导引至中丹田。
向右三点一导引:右脚点地后撤向右平开一步,左脚点地在右脚尖前成斜丁字步,再上右脚点地在左脚尖前成斜丁字步,双手由中丹田上升至膻中,再向下导引至中丹田。
向前三点一导引:左脚点地向前迈一步成斜丁字步,右脚点地向前迈一步成斜丁字步,再左脚点地向前迈一步成斜丁字步,双手由中丹田上升至膻中,再向下导引至中丹田。
向后三点一导引:左脚点地向后退一步成斜丁字步,右脚点地向后退一步成斜丁字步,再左脚点地在右脚尖前成斜丁字步,双手由中丹田上升至膻中,再向下导引至中丹田。然后上右脚,双脚站平,手抱丹田,咽津三口,再意守丹田一会儿,做三开合。
如继续练,要换脚做,最多可练六轮;如不练了,收功。
三、收功:可做“三叠开合”(血压高的只做中丹田开合), 做开合时, 手的动作要缓慢,前脚要松, 意念回到中丹田了。收后脚,咽津三口,做三开合、三呼吸。等意念离开中丹田,再慢慢睁开眼睛。
要领:中调功用的是走、点、导引,同自然行功的走、点步功的点、升降开合功的升降基本相同,但要求松静的层次更高。比如走,出脚时膝盖往里扣,大腿带小腿,重心在后脚,慢慢移动重心,摆手,前实后虚,虚实分明,走九步后,松腰松胯,手在丹田两侧(抱丹田),意守丹田,重心在两腿间;导引﹝升降开合﹞,手升到膻中,下降到中丹田,重心在中间,做一开合,手背相对,合时手心相对,手臂是园的;点,要求松腰沉气,尾闾要打开。咽津三口,意念随津下咽至中丹田,咽津补血,意守丹田是补气。
﹝三)、注意事项
1、必须闭眼练中调功;意守丹田不是死守,是在那一个动作上守,要一聚一散,意念走了不要追,走了就走了,回来就回来,顺其自然。
2、要求做好练功前的思想和物资准备。事先选好场地,到了不要马上练功,先坐一坐,可以欣赏大自然,想办法平静下来,让外面的大环境和自己融合在一起。
3、开始做预备功时,按照病种要求的方向站立,收功时不要求方向。
4、肝病患者先出右脚,可只练出一次右脚,或两次右脚、一次左脚;心脏病患者可出一右一左各一次。
5、迈步要轻,如若使劲,气即散,意念即跑掉;膝盖要松,腿不能挺直, 脚翘也不能绷劲; 点脚要轻,不能有落地的声音。
6、导引到中丹田,两手的手势按指标。
7、平一平气,是自然呼吸,不是“停”,“停”易憋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