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双重束缚的危害

(2016-07-06 23:42:58)
标签:

双重束缚

上司

下属

危害

分类: 峰侃管理




    在企业组织中,我们常发现有些上司(老板)在上下级互动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他们对下属不放心,不愿撒手,处处管着、盯着下属;有些上司对下属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上司经常在放权与集权、放手与控制之间挣扎,常常传递给下属相互矛盾的信息,让下属不知所措、左右为难。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老板(上司)一边对下属说:“这件事情你就大胆干吧,你自己自主做决定就可以,不用像我汇报。”,看似给了下属很大的工作自主权;但另一边却没有给予任何授权和行动支持。这种情况往往让下属处于两难境地,无所适从。不干吧,领导已经交代让自己大胆、自主的干,自己不干不合适。干吧,领导没给任何授权,也没有给予任何行动支持。


此外在企业中,还常常存在老板(上司)不愿意把职责划分明确。直接导致一个后果——事情出错时,确定不了具体的责任人。最关键的是因为不给任何人分派具体职责,所以没人能够独立。上司(老板)就可以维持对组织的控制。

有这样一家公司,经营了十几年,在行业内属于比较知名的企业。过去几年,公司发展迅速,非常成功。但近2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大,公司内部问题频出,客户投诉不断增加,业绩出现了停滞,甚至下滑,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咨询顾问实地调查了解,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关键领导的职责都不十分明确,存在严重的职责交叉重叠。可以看出,这家企业的老板是通过模糊职责来控制经理人的,他不给他们任何自主发挥余地。在公司很小的时候,老板一个人就能控制所有运营。但是现在,这个依靠双重束缚来控制企业的模式开始出现副作用。老板为了避免内部人控制和老人反水,采取的束缚策略是营造一种打击创新、扼杀创造力的组织文化。结果就是经理人们变得困惑而抑郁。经理人开始陆续出走,企业的市场敏感度明显降低,经营绩效明显下滑。


通常来说,存在上述领导风格的上司(老板)往往对下属是不放心的,同时,他们一般认为下属什么都不是,经常给下属冠以“不适合”、“干不了”、“软弱无能”等帽子。他们一般都强调自己的理,从来不去思考下属干不出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这类上司中危害最大的一类人为了检验下属的忠诚度,巩固自己的位置,有时会故意创造一种氛围,以一种非常自谦的态度请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提意见。此时,如果有人警惕性不高,大提意见的话,往往会让上司(老板)对这个人印象深刻,在未来的工作中肯定会获得上司(老板)的关照,最终可能被冠以“工作产出不够”“不适应”“不忠诚,不服从,爱挑刺儿”等等理由辞退。


通常,这种具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的上司比较官僚专横,让下属没有一点儿成长空间、行动自由、发挥余地。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对下属来说,面对这样的上司(老板)最好什么都不做。因为在这样的上司领导下,下属即使做事情,也多以失败告终(上司不支持,下属却经验,哪能会成功?),这种结局恰好证实了上司对下属能力的怀疑是正确的。事情发展到这,结局往往是要么下属选择顺从,随遇而安;要么下属选择另谋高就。


造成这种结局,并非完成都是上司的责任,下属也难辞其咎。如果下属非常成熟,懂得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话,上司的作为就会得到抑制。但现实往往是很多人经过上司的引导和灌输,对上司存在较大的依赖,因为个人需要较少得到满足,而内心在潜意识里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照顾,这让他和上司容易卷入不良的组织关系中,如果形成共生关系的话将极大地损害组织利益,即使没有形成共生关系,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已经没有了


总体来说,双重束缚情境会严重破坏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扼杀下属工作主动性、激发下属的不满和愤怒,冲突遭压制,并造成虚假共识的形成,掩盖企业内部的深层次矛盾,扼杀员工的创新动力,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和市场机遇的把握,严重危害企业战略落地、经营目标达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