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峰侃管理 |
一般来讲,企业老总的报酬体系主要受企业的大小影响,所以,对老总来说,有好项目上,没有好项目,创造条件也要上,追求产值大、市值大、销售收入大、影响大、中国第一大,这就是“投资饥饿症”。
谈到投资,还有一个“挖深洞战略”,就是老总专找那种离了他玩不转的投资项目。他当老总企业可以赚3000万,但离了他企业可能亏3个亿,这就是最好的项目,股东谁敢炒他鱿鱼?
除了投资问题外,中国企业还普遍存在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企业老总们为了迅速提高企业的产值收入,往往选择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而忽视对未来获利项目的选择和投资;在企业遭遇亏损的时候,为了实现赢利,降低成本,而缩减研发投入、降低产品质量要求、裁减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的核心技术人员。上述行为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发展后劲,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属于严重的短视行为。
此外,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就是公款消费,由于公司里没有老总一分股份,所以他消费的费用不需要自己承担一分,于是老总就经常利用公款吃喝、利用公款报销个人或家庭费用等。我原本以为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外国企业的老总更甚,听说有的外国公司老总的咖啡杯子都是金子的,根本不做奔驰上班,飞机最多的有13架,修建自己单独的直达顶层的电梯,有的老总连门把手都是金子的,5000万美金的壁画随便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公司花1000块钱没有一块是他的,或最多有1块是他的,所以老总是不花白不花。
为什么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美国等国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恰恰是由现代企业制度的缺陷造成的,老总的持股比例非常低(平均在0.2—0.5%),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一般都是给予老总较丰厚的薪酬,以高薪养廉;而英美国家为了防止企业老总转移企业资产,谋取个人利益,还通过信息充分披露、联邦调查局卧底、可靠的执法体系来制止经济犯罪。
从以上几类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完善公司治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一个企业要想建立百年基业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无论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如此。中国企业虽然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公司治理的自由空间并不大(如我们国家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法定代表人制度),但我觉得仍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公司治理:
一、
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两权分离。通过给予老总较高的报酬体系和基本工资,以减少老总的后顾之忧,确保高薪养廉。同时,在净资产回报率达到一定标准后,可尝试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润分成。为了将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司的发展后劲挂起来。上市公司可采取认股权方式对老总进行长期激励,英国和美国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认股权最大的好处是实实在在地让老总关心3年后企业的后劲,而不是只关心第1年、第2年赚了多少钱。而衡量企业后劲的最佳手段就是股票的价格。起码从目前来看还找不到更好的标准。
在此要说明的是,在当前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情况下,MBO不应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最优选择。因为中国特色的MBO是管理层先把企业经营的非常差,资产严重贬值,管理层再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把它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整天想的是如何把企业做差。而认股权正好相反,它鼓励管理层要千方百计把企业搞好,只有做好了,才能拿到认股权。
鉴于现代企业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利益一致可能还不足以防范经营风险,所以所有者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但同时要考虑监管成本问题,个人认为,如果监管成本过高的话,还不如将让老总适当多持一些股份,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
二、
目前,家族企业约占全世界企业总量的40%多,除英美日德等几个国家现代企业数量比较大外,其它的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等国家、包括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是家族企业占主导。对于我国来说,家族企业只有在采取股份制这种产权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家族企业制度化的非家族管理,才能基业长青。目前国际上那些成功的家族企业,无论是美国的福特,还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人家族企业,都是这种形式。
个人认为,这种家族企业制度是目前中国最实际、最有效的的企业制度。那些合伙制的家族企业完全可以采用这种企业制度为基础,进而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一般来说引入社会资本、改变产权结构、实行两权分离、完善企业决策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吸引职业经理人、增加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和社会声誉都是家族企业治理中应该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