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营管理考核财务指标经营指标 |
分类: 峰侃管理 |
现在很多企业把销售收入、利润率作为绩效考核的决定性指标,这些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往往都是将上一年度的销售收入乘以*%,就成了下一年度的销售收入指标;利润率维持往年水平或略有调整,就成了下年度的利润指标,在这些企业眼里,这两个财务指标就等于经营指标。年终绩效考核时,只要销售收入和利润率达到了这些指标,企业就算完成了全年的经营任务。
我这么说,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这么简单?但以本人多年来的观察和了解来看,许多企业就是如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我认为这种单纯的以财务指标为考核标准的绩效评估方式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隐患。下面就结合我国的国情,以目前数量最大的母子公司体制的企业为例,来说明这一评估方式的显著弊端。
一、注重短期利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由于这种考核方式往往是由总部指定财务指标,由子公司自行制定上报经营指标,总公司只考核几项财务指标。所以子公司在制定经营计划时,一般也只把这几项指标作为子公司的年度经营指标,全年的工作也全部都围绕如何实现这些财务指标而展开。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考核方式很可能造成子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中严重的短视行为。为了实现年度销售收入和利润指标,子公司领导往往会做出一些对短期目标实现有利,对长远发展可能有严重损害的经营行为。
二、鼓励子公司领导造假
此外,出于业绩考核的需要,子公司领导通常不愿意把利润做大,为使子公司利润率符合总部制定的利润率指标,子公司领导往往通过增加成本支出的方式把成本做大,给总部的利益带来一定的损害。
三、可能促使企业总部做出错误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