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动化未必是企业生产方式的最佳选择

(2006-07-05 07:59:41)
标签:

经营

管理

自动化

生产方式

分类: 峰侃管理
    在许多企业老板认为自动化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唯一途径,不管花多少钱,企业都要引进自动化设备。我不是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我觉得企业要不要自动化关键是看是否能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没有助于利润最大化。这通过以下两个指标可以判断出来,一个是技术效率,一个是经济效率,如果同时实现了上述两个效率就说明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是高的,生产方式的选择是对的。
 
    技术效率是指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如果分别投入100人和一套自动化生产线的的最大产出是一样的,那就说明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实现了技术效率。
 
    经济效率是指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投入100个人的产出大于一套自动化生产线的产出,且100人的成本只是一套自动化生产线成本的十分之一,那么说明人工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率更高,有助于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实现了技术效率不等于实现了经济效率,比如如果某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引进一套自动化插件机,设备使用寿命是10年。这套自动化插件机一天的产出相当于过去50人一天的工作量,也就是说它替代了50人的工作。表面上看自动化插件机的效率非常高,但它的成本是1000万元,分摊到每年的设备成本为100万,再加上维持运转所需的费用15万元,这台设备的年成本为115万元,而它的最大产出与60人的产出是一样的,而60人的年成本合计仅在60万。从这个例子子中可以看出这家企业采用人工生产方式比采用自动化设备更划算,采用人工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率,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技术效率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但如果存在资源的浪费,就不是资源的有效配置。看企业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还要看投入产出比及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如果投入的价格高,而产出的价格低,那么即使实现了技术效率,也没有实现经济效率,没有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要不要自动化一定要认真分析和考虑替代成本问题,我们经常能从报章上看到,某企业在引进了大型自动化生产线后,难以消化其巨大的成本,最后导致企业破产的例子。
   
    当然,是否自动化还要考虑行业前景、产品质量及产品价格问题。如果行业前景好,自动化后所带来的庞大产出增加可以为市场所消化,那么设备的成本回收自然就快;如果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线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价格随之上涨,那么利润的增加同样也可能消化掉设备的投入及运转费用。
 
    总之,企业一定要系统分析企业的自动化问题,避免自动化成为企业的负担,在企业及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社会环境下,其生产方式可以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手工生产就是比自动化生产赚钱,这就是为什么外国生产制造企业纷纷到中国设厂的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