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育方法要与孩子的成长俱进
淼儿是个大气、率性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评价她说:“这孩子不记仇。与小朋友闹了矛盾,过一会儿,别人还在生气呢,她却什么事也没似的,又主动找别人玩上了。”在家里也是这样的,前一刻还梨花带雨呢,后一刻又挂着眼泪笑开了。淼儿爸爸常常开玩笑说:“这小家伙真是没心没肺的。”可能就是因为淼儿这种不计较、不纠缠的性格特点,我们在教育淼儿时,常常会忽略语气。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生怕淼儿不在意,甚至是引不起她的重视,所以多数时候是故意加重语气说话。但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却让我突然警醒:任何教育方法不可能一尘不变,得因时、因事而易才行。这两件事让我意识到:不经意间,我们可能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开学以来,淼儿做作业老是会犯些小错误,不是拼音写一半,就是音调标错。一次,我在检查完淼儿的作业,又一次指出她的错误时,故意严厉地对她说:“怎么最近老是犯这些小错误呢?不要以为每天的作业老师都给了你最高评价,也不要在同学面前沾沾自喜,如果不是妈妈帮你把这些错误检查出来,靠你自己是不可能的。考试时,没有妈妈的检查,那你还能保持好成绩吗?”听我说了这席话,淼儿什么也没说。过了几天,放学回家的淼儿照常打电话向我报告她当天的作业内容。在说到语文作业时,淼儿特别告诉我《课堂检测》的作业在学校完成了,并且老师已经批改过了,她仍然得到了5分加上3颗五星和1个笑脸娃娃。报告完毕,淼儿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这总不是靠您才得到的吧。而且每次我的课堂作业和课堂听写都是全对,也不是靠您的。”当时,我下意识的体会到淼儿在极力用事实向我证明她自己的能力,证明我前几天说那席话的错误。

一天,淼儿回家将在学校完成的一幅名为《五彩石》的画拿给我和她爸爸看。也没过多考虑什么,我们就异口同声的说看不懂。淼儿爸更是笑着说,你画的东西经常是人不像人,猪不像猪,这石头也不像石头。淼儿当时辩解说:“我画是印象派画!”第二天,淼儿把老师批改后的那幅《五彩石》画再次展示给我们看,并得意的说:“你们说我画得人不像人,猪不像猪,石头不像石头,可老师给了我5分加2颗五星,这是最高的分数了,班上画得最好的XXX也没有我的分数高……”

从以上两件事说明,淼儿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在意了我们对她的评价。孩子长大了,也有自己的自尊了。我们的语言伤害到了她的自尊。所幸淼儿是用行动证明了我们的错误和片面。如果,孩子抱一种“说我不好,我就不好”的心态对待,那只怕是让我们到时犯了什么错都还不知道呢!
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事实证明,作为家长,教育方法要与孩子的成长俱进。
其他文章:
在虚拟的游戏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常常给孩子的生活制造惊喜
我们这样引导孩子阅读
我们从震怒到宽容
对孩子的鼓励应该适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