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大海与神庙 - 少年派的起点

标签:
旅游印度走过大地本地治理少年派 |
分类: 行走亚洲 |
时间:2014年3月12-13日
11
真正的人生,是心血来潮就到欧洲的广场上去喂鸽子,但更牛逼的做法,却是带着自己的狗狗去印度的海边喂乌鸦。 他真的是刚刚喂完了乌鸦,面向大海,看初升的太阳。
12
因为有超过300年的法国殖民历史,本地治理的警察服装,索性都是法式的。
地点:印度,庞迪切里,本地治理
《少年派》最开始就交代了他们家的动物园是在本地治理,一个印度东海岸的法属殖民地,所以,我做南印度计划的时候,它便毫无争议的位列必访的目的地之一。
当我们绕着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绕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站在本地治理的海岸,我一眼便认出了少年派和他女朋友约会的海边栈桥。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这个城市,再也找不到任何跟电影少年派有关的痕迹了。电影中少年派偷水喝的那个教堂,不在这里;那个举行印度教仪式的神庙,是在甘吉布勒姆,一个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小镇;至于动物园嘛,本地治理压根就没有动物园,植物园倒是有一个。
本地治理有300多年的法国殖民历史,中间虽然断断续续的曾经被英国和荷兰短暂占领过,但总的说来是一个非常法国化的城市,也是印度沿岸少数几个很“不印度”的城市之一。在法属期间,它的名字叫做Pondicherry,近年来,在去殖民化痕迹的运动中,更名为Paducherry。汉译名,庞迪切里,显然在发音上更贴切一些,但现行最主流的翻译都是本地治理。一来发音也算靠谱,二来,在60年代,在乌托邦梦想的感召下,一帮玩腻了走累了的嬉皮士,当然以法国人为主,在这里的北面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国际社区,Auroville,意为黎明之村(Village
of Dawn),希望过自治自理自给自足的日子。结合这个理念,Pondicherry翻译为本地治理,还真是贴切的非常精彩。
客观的讲,本地治理在旅游资源上进入不了第一级别的印度旅游城市。它没什么有名的神庙,风景也乏善可陈,但是海边的法式城区,因为干净和西式的海鲜,几乎能够吸引每一位在南印度旅行吃素餐吃馋了的外国人。另外,它对瑜伽和冥想修行者来说,也有特别的吸引力,这里有好几家专门学习和修炼瑜伽和冥想的学校和机构。我们在这里住的一个客栈,就是专门给瑜伽学院住宿的宿舍,无敌海景,价格超平!
从坦贾武尔到本地治理,是整个南印度之行中最折腾的一段旅程,因为没有直达大巴。首先,坐74路从坦贾武尓老汽车站到新汽车站,6公里,6卢比;再坐公交到Kumbakonam,54公里,28卢比;再倒车80公里去Cuddalore,54卢比;然后是20公里公交才最后到达本地治理,11卢比。总计99卢比,折合人民币10元钱。这就是我们这些背包客爱印度的原因。代价嘛,就是提着几十斤重的行李不停地上车下车往来拖行和不厌其烦的打听。
01 这就是少年派的那个外景地啦,我先来一张再说。
02
四个来自孟买的大学生,也是慕名前来。
03
我们住的客栈,就在这个栈桥的外面不远,所以,一早一晚,基本就在海边晃荡了。
04
本地治理,离开了海边的一条大街,越往市区里面走,越像印度,对于已经在印度旅行了快一个月的外国人,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还是在海边吹吹风吧。
05
这两个人的头型,感觉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混搭。
06 祖孙俩。
07
海边有一片类似乎使馆区一样的地方。街道和光线,都很不像印度。
08
但人是非常印度的人。
09 树下乘凉的三个老伙伴。
10
我当时真动了把它买下来送朋友的念头,后来发现这种想法过于土豪,运费可能远超实际价值,后怕,梦觉尚心寒。
前一篇:[原] 大海与神庙 - 坦贾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