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票选“贫困生”是在半推半就之中演绎荒唐

(2010-06-12 19:58:13)
标签:

石家庄技校

票选

贫困生

社会问题

半推半就

演绎荒唐

教育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http://s2/middle/55c7e4f8g741531351291&690&690

    据《燕赵都市报》6月9日报道,近日,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通过民主测评投票的方式“选举”出贫困生,引起了部分学生非议。多名学生向记者反映,部分选举出来的“贫困生”家庭并不贫困,甚至连困难都谈不上。限于自己虽为教师却身在普通中学,对技工学校的情况确实知之甚少,不知这是否为此类学校的一贯制做法,抑或是他们认可的“创新”式民主,但只要稍加联系,想想那些“决定学生去留”、“确定最差学生”之类的票选,虽在本质上有些不同,还是觉得这所学校票选“贫困生”的做法并不高明,甚至会被人讥笑为是在演绎荒唐。可认真读完这篇报道,又不免产生这样的想法:学校是在半推半就之中演绎着荒唐。

    按理说,贫困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学生中谁是真正的贫困,照此标准去核对一下,就可以验明证身。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问题却被人操弄得异常复杂?因为上面给出的是刚性指标15%,不同班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又不尽相同,这个班级学生的贫困放在另外一个班级可能够不上贫困,这就让学校犯了难,于是,该校领导对记者大倒苦水,“甄选贫困生太难了。不光是我们,各个学校都难。”这番感叹未必全然毫无道理,毕竟存在“一些家长和学生存在着见利即争、有钱不拿白不拿的心理,少数基层政权对贫困的审核过程形同虚设。”况且,对于贫困的认定理当是社会管辖的范围,实非学校应承担之责任。问题是本来职责分明的事情,放在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去考量,大家会发现其实真不好办。恕我是一名极普通的中学教师,虽关注教育却对社会上的纷扰并不知完全知根知底,有些事情“不好说,说不好,也就只好不说”,惟想从学校教育和管理层面谈谈对票选“贫困生”的一家之言。

    诚然,生活中确实存在以贫为“本钱”狮子大开口者,君不见国家级贫困县大肆叫苦讨得扶贫专项资金,并未真正用之为民办些实事,却盖起了豪华气派的办公楼。甚至我还亲自领教过这样的学生家长,虽然早年失业但已经拥有自己的规模生意,可只要涉及孩子的交费事宜,总喜欢理直气壮地把失业证往学校或老师面前一拍,声称“有政策规定”便分文不交,任你再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万没有想到的是,现在学生竟然要争着去谋划“被贫困”,“投我一票,回头请你吃饭”成了一些学生拉票的致胜法宝,于是,结果自然与学校的良好初衷背道而驰,在当事的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小李向记者透露“投票大约持续了40多分钟。我一看那名单,就觉得不公平,或者说,免学费没有免到真正困难的人头上。选出的8名学生中,除2人家庭确实困难外,剩下的6人似乎很难同贫困挂上钩。”其实,小李虽然心怀不平却没有弄明白其中奥妙,这应该算是票选之后最合乎逻辑的结果,毕竟“被贫困”就会给自己带来经济实惠,不仅能让自己手头阔绰,还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于请客吃饭,进而与同学间的“感情”迅速升温。

    我们当然可以怪罪社会缺乏诚信机制,一纸贫困证明难有公信力可言,正如有人在文中这样指出,“当学生到居委会和村委会开证明时,一般都不会经过严格的调查,甚至不排除出现很多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给自己并不贫困的亲朋故旧们开具贫困证明。”我们还可以指责现在有个别家长和学生见钱眼开,只知道对于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为了获得那2300元的学费减免不惜挖空心思造假或不择手段拉票,完全不顾及这是否有损自己的颜面,抑或这是否侵犯到真正贫困学生的合法权益。然而,站在学校管理的角度,欲真正用好国家资助款的初衷应该不会存在什么偏差,纵然有太多无奈之处,但没有做到从严把关和细加审核,也不愿意深入学生去了解他们家庭的经济水准和在校期间真实的生活状况,指望交由学生民主投票决定谁是“贫困生”,还言之凿凿地称这是民意的真实表达,且不说学生在台上陈述自己的贫困并不光鲜,这种做法总让人觉得是中半推半就之中演绎荒唐。

    本以为票选是最民主的方式,由此产生“贫困生”自然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却不想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种情况下,总得找出自认为站得住脚的托词,社会缺乏诚信机制、家长和学生见利忘义、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难知根底等,都可能隆重地被推上台面,以示学校选择票选方式是不得已而之。可现实的情况是,家徒四壁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和不擅交际在票选中无缘贫困,家境不错的的学生却因为慷慨承诺请客吃饭而光荣地“被贫困”,固然外在原因不可谓不多,但半推半就之中维持这种做法,愚以为还是典型的懒政思维在作怪。票选方式已然雷人,结果也未能“好心办成好事”,而如果“关起门来坚定不移,打开门后诉说无奈”,其实逃不脱被指责为荒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