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乐于给孩子讲故事吗?

(2010-02-08 12:24:02)
标签:

教育

讲故事

成长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http://s5/middle/55c7e4f8n7f0f27f502e4&690&690

    那是新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堪称是别开生面,没有煸情的口号,也没有鼓动的宣传,有的却是向学生们娓娓道来三个小故事,从《心安草的故事》到《福特应聘》,再到《鲁迅驱寒读书》,辅之以简单的点评,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多少刚性的命令与要求,却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培养自信、关注细节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事后,静下心来回想此事,不免生出诸多感悟和体会。

    就孩子而言,多有伴随听着故事成长的经历。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大人们虽文化水平不高,也说不出多少高深的大道理,却常能讲一些想来是代代口传的故事,“铁杵成针”、“愚公移山”、“孔融让梨”等,可谓不一而足。正是常听这样的故事,似我这般的孩子,懵懂之中便也粗略知道一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时至今日,还仍然受着益。而今天的孩子,对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一样受着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作者动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主要方法便是讲故事,“小时候,有一次,我爬到树上从鸟巢里掏出一只刚出蛋壳的小鸟,被母亲看到了。她给我讲了一个《鸟妈妈找孩子》的故事,她讲得很动情,我听着却流泪了。没等母亲讲完,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小鸟放回鸟巢里了。”有鉴于此,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故事的童年简直无法想象,那样的童年也只能以“暗淡”二字概括。

    易于接受直观可感的教育,是孩子们共有的特点,即使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如此,难怪在我身边有班主任以《小故事,大道理》作为班会的主讲教材。依我之见,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既引人入胜又能给孩子以有益的人生启迪,理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做法。不幸的是,我们确实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不解荀子所说“君子性非能也,善假于物也”,无视小故事蕴藏的大作用,只习惯于对学生一本正经地谈经验、讲道理和提要求,平心而论,对于教育而言,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与手段,问题是他们不清楚讲故事其实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极有效形式,如果偶尔将自己的教育目的借助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在轻松的气氛中娓娓道来,竟能发现以这种方式居然可以达成深入浅出,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那是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讲到“追求理想的实现,有时需要对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当时便想如果只顾着进行理性分析,学生则未必真能深刻理解,于是,对学生说起了在《意林》上读到的小故事,大意为“游客在新疆观光,发现路边有老汉卖沙枣,标价是五毛钱一脚,询问之后才知不论斤卖,而是只要人出五毛钱便可以踹树一脚,落下多少果子就可以拿走,于是,那人便自顾找到粗壮和果实累累的树拼命踹上几脚,本想超值却几无收获。顿悟之后的他,找到虽挂果不多却也并不粗壮的树,最终竟满载而归”。当我讲完故事后,再去询问学生,他们都能告诉我正确的认知,即“人如果为自己确立了过高的目标,往往不能达成心愿,此时,必须适当进行修正,才有助于理想的实现”。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仅此一则故事便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幸甚至哉。

    在我们的教育中,适时地对孩子讲一些看似简单却蕴藏深刻道理的故事,虽有别于义正辞严的常态教育,也谈不上体现着多么高深的育人技巧,却不能不说这是为师者应该掌握的辅助教育手段。讲故事时那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的情节,生动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能让学生得到如沐春风般的享受,与此同时,生动的故事也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缘自内心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品味,并在品味中感悟,而更为重要的是,讲故事还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生间关系走向和谐,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教育境界。

    行文至此,谈不上好为人师,却总觉得有必要提醒教育岗位上的同仁,借用他人一段话以示大家共勉,“是否可以想一想,我们乐于给学生讲故事吗?我们有没有持之以恒、有计划地讲故事?我们的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都能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学生吗?让我们老老实实地向上海北郊学校郑杰校长学一招,不妨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