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55c7e4f8n7cc547360de3&690&690
有人写了一则小故事,着实将上帝幽默了一回。美女芭拉朵死后进了天堂,上帝对着她的脸凝视了一会儿,然后慢慢地说道:“你在人间的爱情太多了,你的爱情还没有完全清除干净,只有实验一下才能知道,如果你能通过试验,你将在天堂享福;如果通不过,你就要下到地狱受苦。”芭拉朵说:“我想知道怎样做试验?”上帝回答:“你要走一条悬在空中的绳索。在走的时候,如果你心中不想那些爱情的事,哪怕只是想一下,你也会马上从绳索上掉下去。”这时,一条绳索在空中拉了起来。上帝让芭拉朵从绳索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上帝则走在后面,亲自监督她。芭拉朵拼命忍耐着不去想爱情的事,因为她害怕掉下去。等走到一半的时候,她回头去看上帝,但是没有看到。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上帝走神想到爱情,他已从绳索上掉下去了。
或许,故事对上帝有大不敬的味道,可读完以后还是让人不免会心一笑,上帝的本意是教育芭拉朵将来自人世间的爱情清除干净,结果竟是自己面对美女也无法控制想入非非。职业习惯作祟,自然从对故事的感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教育别人易,教育自己难”。且不说自古就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偏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台上大谈特谈反腐倡廉教育,义正辞严又言之凿凿,甚至号召这也要从娃娃抓起,“廉政文化进校园”之教育活动应运而生,可背人处却手伸得比谁都长,大肆收受贿赂甚至卖官鬻爵,还时不时惹上桃色绯闻,真待到身陷囹圄才知反悔,他们是典型的“只知道教育别人而不知道教育自己”,愚以为,把教育二字与他们沾上边实在是对教育的侮辱。
官场上的事非我等平民百姓所能参透,便只好说说自己最为熟悉的教育领域。都知道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工作,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于是,身为教师自然就要把如何教育学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切所能想到的方法都会被我们拿来指向学生,限于自己水平和能力不高,这几年教育界里整出的各种教育方法着实看得我头晕目眩,一会儿是“成功教育”,一会儿又是“赏识教育”,前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后有“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让你始终跟不上其高歌猛进的步伐。可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有句话却不得不说,那就是“无论怎样先进的教育,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为师者是否想到了自我教育?”是啊,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对学生指手画脚的时候,还能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对自己的教育问题:要求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我们除了那一两本教材之外,是否只顾着喝酒打牌而从不读书;希望学生做到“三省吾身”,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也有失误,是否在鞭策自己努力去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命令学生对教师的话必须言听计从,我们有时会发现并不能得偿所愿,是否想到过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如此种种,真可谓不一而足,我当然相信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同时,也一定非常重视对自己的教育问题,但有时也不得不说,未必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和做好,甚至还有可能让人很丧气地承认,对教师的教育比对学生的教育更难,所谓“撼学生易,撼教师难”。
其实,“教育别人易,教育自己难”,在今天的相当数量家长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却有一个观点,“父母并不等于家长”,意思是说既不懂得怎样科学教子也不愿意自我提升,这样的父母没有资格被称为家长,自然就更谈不上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不幸的是,在我们周边此乃极普遍现象:有父母要求孩子拼命学习堪称毫不心慈手软,但转过身自己可能就坐上了麻将桌通宵鏖战;还有父母格外重视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好则喜笑颜开,差则棍棒相向,但自己从来就是整年不曾读过一本书,奇怪的是越是这样的父母越是死揪孩子的学习;更有父母说起孩子的教育头头是道,仿佛教育领域之资深人士,也常常对学校和老师指点一二,可偏偏就是忘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很多家长非我教育中人,要求他们都能懂得科学教子的道理与方法,实在是勉为其难,但不得不提醒:当我们对孩子尽心竭力进行教育的时候,请别忘记对自己的教育,惟有与孩子共同成长,才是为人父母之正道。
上帝尚且会犯“教育别人易,教育自己难”的错误,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毕竟手伸出来指向别人易而指向自己难,因此,为人师者或为人父母者,我们不是上帝也就不必总摆出“上帝的嘴脸”,却不得不时刻想到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为孩子们真正做出榜样和表率,万不可受教育的孩子还走在路上,而我们自己却已经率先“掉了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